9日,是比亚迪上会的日子,也是决定比亚迪此次能否回归A股的日子!这其实是一桩没有悬念的事。有着巴菲特参股光环的比亚迪,戴着新能源汽车帽子的比亚迪,有多大不过会的概率呢?
按照目前比亚迪的条件,过会几乎是板上钉钉的事情。作为汽车人,我更关心回A股的那部分资产——比亚迪汽车。多数了解中国汽车业的人,恐怕很难对比亚迪汽车有多大热情。
我们不妨先看看两组数据。
第一,比亚迪经销商赚钱吗?
如果一家企业无法令其合作伙伴盈利,那投资者怎么能期望自己受益呢?(除了那些资本玩家以外,他们擅长包装一个又一个公司,并转手卖给普通的投资者)。在这个商业链条中,如果无法完成和合作伙伴的双赢,那么注定是一场走钢丝的独角戏。在游戏的高位区域,多数投资者都会谨慎、再谨慎!
比亚迪称,“截至 2010 年12 月31 日,本集团在全国共有1,053 家2S 或4S 授权销售服务店,其中保有经销商607 家,建设中经销商446 家。2010 年,新增经销商342家?!比梦颐乔魄疲妊堑掀迪渴嵌嗌??——本集团 2010 年的汽车销量为504,015 辆,比2009 年增长11.23%
以此计算,比亚迪汽车每家经销商平均每年卖车830辆。以比亚迪主打车型F0、F3的盈利能力看,这一数据无法支撑经销商盈利。正因为这样,在过去两年里,比亚迪的经销商用脚投票——退网。比亚迪公告称,“(2010年)退网经销商308 家,整体经销商退网比率为22.63%。其中,保有经销商中新增274 家,退网59 家,保有经销商退网比例为 8.86%;建设中经销商新增303家,退网249家,退网比例为26.77%。
22%以上的退网比例,这在汽车企业中较少见。足以看出经销商的日子有多难过?经销商们有多不好看比亚迪的销售前景。作为普通投资者,你显然不会像经销商这样了解比亚迪。
第二,比亚迪转型成功了吗?
每一家自主品牌汽车企业都梦想着转型——从低端向中上游转,从低附加值产品向高附加值产品转。但是成功都甚少,比亚迪也无法例外。想转向F3,但未成功。如比亚迪所言,”与2009 年相比,本公司F3 车型占主导的销售结构改变为F3、F0 占比相当的销售结构。2010 年,F0 的销量占总体销量的比例由2009 年的23.15%上升至29.26%, F3 的销量占总体销量的比例由2009 年的64.55%下降至50.03%,由于F3 车型的毛利率高于F0 车型, F0 车型销量占比增加导致集团汽车业务毛利率下降?!?/p>
为什么想卖更多赚钱的F3,却无法如愿,反而F0的销量提高了呢?
其实几年前,业内就已经预料到这一点了。这不是比亚迪一家的悲哀,而是众多自主品牌车企的悲哀,走低端、复制路线的悲哀。无论有多少的股神作股东,都无法改变消费者喜好的悲哀。巴菲特只能一时影响投资者,但绝不能长期影响消费者。买什么?在同样性价比的情况下选择什么,这是一个无法以个别人光环影响的商业选择。
对于投资人的态度,比亚迪估计有了心理准备。第一,比亚迪此次回归A股,其发行价略略高出H股一点。按照比亚迪公告所言,此次计划在内地发行不超过7900万股,发行后总股本将增加至23.54亿股。其计划募资21.92亿元。以此计算,每股发行价将达27.75元。第二,比亚迪在香港的股价表现已经说明问题。尽管有回A股这个利好支撑,比亚迪表现仍然不如人意。5月6日收盘,比亚迪股份在香港报收于26.08港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