据悉,已经进入征求意见阶段的《国家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十二五”规划》将从产业链发展定向、行业标准制定以及保有量规模等方面大力推进新能源汽车的发展,大幅提高纯电动汽车、插电式混合动力汽车的产销量。而在关键零部件方面,动力电池、电机、电控等核心技术将取得重大进展。分析人士指出,在新能源政策支持下,预计2015年新能源汽车的需求量将达97.7万辆,年均增长率216%。作为新能源汽车的核心动力设备,锂电池和电机市场空间巨大,8家上市公司最受益。
天齐锂业:产能扩张加速,强化龙头地位
基础化工业
研究机构:海通证券分析师:刘彦奇撰写日期:2011年08月16日
事件:公司于2011年8月16日公布半年报。报告期内公司营业收入继续保持增长,达到18,960.60万元,同比增长37.55%;实现归属于母公司股东的净利润1,979.66万元,同比增长4.05%;EPS为0.13元,同比下降23.53%。
点评:加大销售力度,主营业务产销量提升推动收入稳步增长。报告期内,公司实现营业收入1.90亿元,同比增长5475.87万元,增幅37.55%。其中公司核心产品碳酸锂营业收入为1.21亿元,占锂系列产品营业收入的63.93%,同比增长31.63%。氢氧化锂收入大幅提高,同比增长61.73%。
成本攀升降低毛利率,导致利润增长大大低于收入增幅。公司受人工成本和原材料成本上升等因素的影响,锂产品毛利率下降至15.81%,同比回落6.47%,使得本期EPS为0.13元。其中硫酸、烧碱等原料价格均有50%以上的涨幅,令公司核心产品碳酸锂的毛利率下降至14.19%,同比减少11.88个百分点。因此,虽然销售收入大幅提高,但由于成本增速大于收入增速,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为1979.65万元,同比增加770.18万元,增幅仅为4.05%,这其中还包括了政府补助372.46万元。
电池级碳酸锂募投项目提前完成,产能加速投产。电池级碳酸锂是公司核心产品,受下游锂电池行业需求迅速增长影响,公司加快募投项目建设力度,5000吨电池级碳酸锂募投项目已于今年3月投产,9月结束试生产后,新增产能将快速释放。
产能扩张步伐加快,巩固行业龙头地位。公司为满足日益增长的锂基脂、锂电池等下游行业需求,加快产品布局速度,除募投新增电池级碳酸锂和氯化锂产能之外,还利用超募资金和技改专项建设电池级氢氧化锂和金属锂项目。预计2012年4000吨电池级氢氧化锂和200吨金属锂项目陆续建成后,将成为公司业绩增长的新动力。
上游业务进展顺利,措拉锂辉石主矿脉探矿详查结果明朗。措拉矿是亚洲最大的锂辉石矿四川甘孜甲基卡矿的一部分,公司于2008年10月竞标取得该矿探矿权。2010年分别对632和668号主矿脉进行了地质勘探工作,2011年初有关勘探报告通过评审,共提交氧化锂(331+332+333)99,652吨资源量,平均品位1.20%,折合锂辉矿矿石量166万吨(按SC6.0计算)。预计2011年年底将完成探矿工作并办理采矿证手续,2012年开始进行矿石采选。原料的部分自给可将锂盐产品成本降低5000元/吨左右,同时有效避免矿石原料渠道单一化的风险。
参股航天电源,实现磷酸铁锂高端锂电材料产业化。2011年6月,公司以8208.96万元,参股上海航天电源技术有限责任公司,占其总股本的20%,为第二大股东。上海航天电源是上海市快速推进新能源汽车高新技术产业化的重点企业,已同上汽集团等众多国内主力整车厂建立了配套合作关系。目前,一期年产1500万安时车用动力锂离子电池芯及集成系统生产示范线已建成投产。本次增资将用于航天电源二期5000万安时/年锂离子电池芯生产项目,形成1万套纯电动轿车动力电池组系统集成配套能力。上述项目的建设已促成双方在新一代高端动力锂电池材料领域的深度研发合作,对公司加速实现磷酸铁锂先进正极材料产业化具有战略意义。一旦实现工业生产,将进一步增强公司在高端锂产品的竞争优势,形成新的利润增长点。
母公司天齐集团参股锂辉石矿产巨头。母公司在参股锂辉石巨头塔力森之后,今年3月完成了对加拿大内玛斯卡(Nemaska)勘探有限公司的投资,通过旗下荷兰子公司(TQCGroup(Netherlands)Co?peratiefU.A)持有内玛斯卡约10%的股份以及4,963,050份认股权证,成为该公司最大股东。近日,内玛斯卡公司宣布更新Whabouchi矿资源量评估,更新后该矿已测量储量为1120万吨,超越塔力森格林布什矿的20万吨,成为世界已测量储量最大的锂辉石矿藏。
盈利预测和投资建议。我们预计下游锂电池行业将继续保持高速增长态势,对中游锂电池材料的需求将继续加强。国际锂盐价格处于上行通道,相关产品价格将恢复到2008年经济?;暗乃街稀R虼税樗婀疚蠢锤叨孙凡芾┱藕涂笫愿试黾?,公司生产成本将有所下降,从而保证业绩持续增长。我们预计2011-2013年公司每股收益分别为0.39元、0.63元和0.85元。综合考虑,维持公司“增持”的投资评级,目标价41.44元,对应明年66倍PE。
风险提示。国际锂产品价格波动;成本大幅增长;公司在建工程实施进度变化。
当升科技:原料价格上涨拖累业绩,动力电池空间大
电子元器件行业
研究机构:天相投资分析师:车玺撰写日期:2011年03月31日
2010年度,公司实现营业收入8.46亿元,同比增长58.33%;实现归属股东净利润3462.95万元,同比下降13.69%;基本每股收益为0.47元;加权平均净资产收益率为5.92%。分配预案每10股转增10股并派现2元(含税)。
钴酸锂市场竞争加剧和原材料采购价格,成本超过销售收入上涨幅度,造成业绩下滑。氯化钴是公司最主要原料,占公司成本的70%.由于氯化钴采购价格上涨2010年度公司正极产品毛利率为9.26%,下降4.46个百分点。
销量增长57%。公司是我国锂最大离子电池正极材料企业,具有钴酸锂、锰酸锂和多元材料三大系列产品,钴酸锂为主力产品。2010年公司锂电池正极材料销量增长3894.37吨,同比增长57.27%。
2012年公司年产能将由当前的4400吨提升到7100吨。江苏海门募投的3900吨正极材料项目将于2012年3月投产,届时公司产能将提升61.36%,目前项目进度为10%。募投项目投产将增加4.9亿元年度收入,税收利润4069万元,折合每股0.51元。
随着笔记本电脑电池的快速发展和电动汽车的逐步商用化,锂电正极材料在小型锂电领域和动力锂电领域都会迎来更广阔的发展空间。笔记本电脑是小型锂电使用量最大的领域,预计2011年全球笔记本销量2.1亿台,增长11.17%。新能源汽车将于2011年发力,自2011年后三年全球大型汽车厂商计划分别生产44、93和226万辆,分别同比增长123%、110%和143%。
预计公司2011年和2012年业绩将增长83%和104%,对应的EPS为0.79元和1.62元,按照昨日收盘价37.93元计算对应的市盈率为48倍和23倍;业绩随产能将快速增长,维持增持评级。
风险提示:钴酸锂正极材料有被锰酸锂和多原材料替代的潜在可能;动力锂电池正极材料商业化品种存在不确定性。
成飞集成:新能源业务成未来亮点
机械行业
研究机构:方正证券分析师:邓新荣撰写日期:2011年06月21日
点评入股中航锂电通过证监会批准,新能源业务成未来亮点根据该预案,公司将非公开募集不超过10.2亿元,增资控股中航锂电63.63%股份。本次募投项目总投资额为17亿元,项目建设周期为38个月,将形成6.8亿Ah大容量锂离子动力电池生产能力,预计将在2014年建设完成,年均贡献净利润为3.74亿元,预计将增厚公司EPS1.81元。
此外,中航锂电还将为杭州换电站提供动力电池模块。
汽车模具业务具有较高的行业地位公司与天汽模、一汽模及东风汽模被行业内公认为四大汽车覆盖件模具生产企业,是目前国内企业中能够生产中高档汽车用内、外覆盖件模具的主流制造商,具有较高的行业地位。
公司2010年模具销售收入增加61.71%,达到1.29亿元,一方面是因为集成瑞鹄子公司开始形成收入,另一方面得益于汽车销量的大幅同比攀升。
数控加工将保持平稳公司的数控加工业务主要是对外加工军品零部件。2009年以来,控股股东成飞公司的“歼10”、“枭龙”战机的交付量增加,使成飞集成的数控加工业务大幅增长。我们认为,2011年及以后的战机零部件生产订单仍将充足。
公司发展战略:汽车模具和锂离子电池为核心业务
中航防务事务部拥有洪都航空和成飞集成两家上市公司,其在中航集团专业化整合中被分别定位于“航空板块和民品板块”。长远来看,公司主营仍将围绕民品汽车零部件为主展开。由于汽车覆盖件模具作为细分汽车工装设备,无法充分受益于近年来汽车销量的快速增长,且该行业的产业规模及增长空间相对有限,并具备较强周期性波动特征,公司整体经营规模偏小。汽车模具和大容量锂离子电池的主要下游客户均为汽车整车厂商,公司可有效整合该两项业务的市场资源,实现产业升级、业务协同。因此,公司拟进行战略调整,将原来以汽车模具作为核心业务调整为汽车模具和锂离子动力电池两大核心业务作为共同发展的目标。
盈利预测公司未来将专注于汽车模具和锂电池业务,预计公司2011-2013年的EPS分别为0.29、0.34、0.45元。本次入股中航锂电获得证监会通过,将是公司向新能源业务迈出的重要坚实的一步,有望为公司未来打开巨大的利润空间,给予公司“增持”评级。
风险提示汽车模具销量低于预期;新能源汽车行业发展速度不及预期。
杉杉股份:完美蜕变中的锂电材料先行者
纺织和服饰行业
研究机构:华宝证券分析师:陈亮撰写日期:2011年08月01日
锂电池市场未来的增长将主要来自:小型锂电池市场稳定增长及动力锂电池市场爆发式增长。锰酸锂和磷酸铁锂为首选的两种动力锂电池正极材料,未来增长迅猛。而随着日本地震带来锂电池产能对华转移,以及铅酸蓄电池行业整顿,出现锂电池替代机会,也进一步验证锂电池市场巨大的成长空间。
公司是我国最大的锂离子电池综合材料供应商。公司覆盖锂离子电池材料的3大关键产业链环节正极材料、负极材料、电解液,走“超市型”道路,品种繁多,种类齐全,充分满足市场的多元化需求,同时在负极材料领域具有国际领先的竞争力。
锂电池产业链布局完整。形成上游收购镍钴矿+中游覆盖锂电池材料+下游进军新能源汽车及动力电池的一体化完整产业链。同时,与技术成熟的户田和销售网络全球化的伊藤忠的合作更是如虎添翼,形成技术领先+销售网络全球化双管齐下的独特竞争优势。
得益于公司市场先发与产业链整合优势,锂电材料业务快速增长。锂电池材料业务2010年就为公司净利润贡献了73.38%,已取代服装业务成为公司的主要利润来源;服装业务趋于高端化,稳定增长;投资业务不断寻求新的项目资源,将成为公司业绩新的增长点。
潜在资产价值巨大:镍钴矿产价值+银行股权价值+创投业务。公司投资的拟上市公司及现拥有的多家金融机构股权未来都有带来业绩爆发的潜力。
中长期公司拥有矿产价值对应每股价格为10.46-17.4元,将大幅增加公司价值。 预计公司2011-2013年每股收益分别为0.48元、0.65元、0.88元,我们认为2012年公司服装业务贡献EPS约0.13元,锂电池业务EPS约0.52元,暂不考虑新购买镍钴矿的矿产价值,保守估计公司股价为26.37元,给予买入评级。
广州国光:1季度低于预期,2季度可能是业绩拐点
电子元器件行业
研究机构:兴业证券分析师:刘亮撰写日期:2011年04月25日
公司发布2010年年报和2011年1季报。2010年收入17.6亿,同比增长68.6%,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净利润11545万,同比增长5%,每股收益0.43元。2010年度分配方案为每10股转增5股,派发现金股利1.2元(含税)。
2011年1季度收入41546万,同比增长46.8%,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净利润1168万,同比下降67.3%,每股收益0.04元,低于我们预期。
我们一直看好广州国光的逻辑在于:1)公司在产业链中的地位提高,竞争力增强,市场份额提升;2)公司具有一定议价能力,毛利率会环比改善,公司盈利能力逐步恢复。我们的逻辑没有改变,2季度可能是业绩拐点,所以维持“强烈推荐”评级,预计2011至2013年EPS为0.51、0.79、1.03元。
佛山照明2011年中报点评
电子元器件行业
研究机构:方正证券(601901)分析师:盛劲松撰写日期:2011年08月16日
事件:公司发布2011年中报,报告期内实现营业收入10.95亿元,净利润为1.18亿元,较上年同期分别增长32.87%和45.84%。EPS为0.12元。
点评:
公司对锂电池行业进行的全产业链打造让我们对公司该部分业务充满期待。同时,公司传统的主营业务照明器件及灯具也始终保持也能保持着较快增长,在激烈竞争环境中持续巩固其龙头地位,新的LED等业务也在加大研发力度。两大业务前景可期,我们因此看好公司未来几年业绩增长。预计公司2011-2013年EPS分别为0.40元、0.61元和0.92元,对应PE分别为34.2、22.3和14.7倍,给予“买入”评级。
中国宝安:一季度减收增利源于投资收益增加
综合类
研究机构:天相投资分析师:石磊撰写日期:2011年04月27日
2011年一季度业绩概述:公司2011年一季度营业收入6.59亿元,同比下降24.99%;营业利润1.75亿元,同比增长4.55%;归属母公司净利润为1.03亿元,同比增长26.47%,每股收益0.09元。
业绩提升源于投资收益增长和所得税率下降。公司一季度营业收入同比下降25%,毛利率与去年同期基本持平,期间费用率同比提升5个百分点至24.2%,本期依然实现净利润增长主要源于一季度公司获得了8364万元的投资收益,同比增加9655%,主要系公司子公司出售已解禁的鼎汉技术股份以及对深鸿基的投资收益增加所致。
另外公司一季度所得税率仅为15.6%,同比下降约11个百分点,进一步拓宽了利润空间。
销售同比下降。公司一季度销售商品及提供劳务收到的现金为7.04亿元,同比下降41.53%,总体销售情况较去年同期下降,同时由于旗下房地产公司支付的土地保证金增加,导致公司经营性净现金流为-2.38亿元,同比减少180.48%。销售的下降也为公司全年的业绩蒙上一定不确定性,公司一季度末预收款项为7.82亿元,较年初仅增加约6000万元。
财务杠杆良好。截至一季度末公司账面现金为14.86亿元,账面现金/(短期借款+一年内到期非流动负债)为1.6,与年初持平,速动比率为0.98,较年初增加0.12,短期来看支付能力较高。扣除预收款项后的真实负债率为53.64%,较年初下降约2个百分点,长期财务结构较行业同类公司并不高。
无新增项目,出售上海物业回笼资金。公司一季度并无新增项目储备,但对其持有的物业作出了调整。公司4月份以3.64亿元出售了旗下上海宝安企业、宝安大酒店及宝安物业三家公司(宝安大厦裙楼、写字楼、宝安大酒店总共可售面积约4.32万平米),再加上该三家公司所欠4.46亿元欠款,总共可回笼8.1亿元,产生约2亿元的收益。公司表示此举主要是为了盘活存量低效资产,改善财务杠杆。
石墨资源基本确定。公司的高新技术产业一直颇受资本市场关注,一季度主要有两个信息较为重要:1、贝特瑞新产品石墨烯通过小试,正在进行中试;2、鸡西市柳毛地区的石墨矿资源基本确定为鸡西市柳毛郎家沟矿段和柳毛站前矿段,其中站前矿段有采矿证,郎家沟矿段的采矿证正在办理之中,估计两个矿段的石墨矿石储量有5000万吨以上。目前石墨烯依然遥不可及,而上游石墨矿的落实对于公司的新能源产业有着较为实际及深远的影响,公司旗下新能源业务主要平台贝特瑞公司对石墨矿的需求较大(负极材料、石墨深加工),目前所使用石墨原材料主要来源于采购,未来若能顺利实现上游资源的自给,将较好地优化其成本结构。公司石墨矿石资源若按照我国晶状天然石墨7.5%的品位,以及-195鳞状石墨3000元/吨的价格计算,价值约在112亿元左右(该计算方法存在较多假设,且未考虑公司所占权益,一切以公司公告的确切数据为准)。
股权激励已授予完成。公司于2010年11月份启动股权激励草案,拟向195位激励对象以14.60元的行权价格授予不超过7500万份的股票期权,目前股票期权已于2月18日授予完成。激励草案行权条件ROE最高为8%,净利润每年同比增长速度要保持在20%以上,公司2007年以来ROE一直保持在10%以上,我们认为ROE指标的完成难度不大,而业绩增速在传统业务保持稳定的前提下,高新技术业的高增长是公司未来实现顺利行权的最大看点。
创投业务再结硕果。公司旗下中国风投公司于3月29日深市上市,首发市盈率达110倍。目前公司创投业务已协助多个公司完成IPO,收益颇丰。未来创投业务还将受益于“新三板扩容”带来的更多政策、资金支持、退出渠道的拓宽、上市进程加快等利好。
盈利预测及投资评级。我们预计公司2011-2012年可分别实现每股收益0.36元和0.40元,以昨日收盘价18.39元计算,对应的动态市盈率分别为52倍和47倍,公司题材众多,涉及新能源及医药等多个高成长产业,且可能有子公司分拆上市,维持“增持”评级。
风险提示:大盘系统性风险和房地产调控政策风险;项目销售和开发进度可能不达预期;公司矿产资源目前仍在协调之中,交易价格和交易方式尚未明确,且公司无法确定能否取得相关矿产。
江苏国泰:外贸业务快速增长,电解液下半年有望恢复增长
批发和零售贸易
研究机构:光大证券分析师:王席鑫,张力...撰写日期:2011年08月10日
事件:公司公布2011年中报,上半年实现营业收入20.81亿元,同比增长26.25%,归属母公司净利润1亿元,同比增长19.82%。
点评:公司上半年分业务来看,外贸业务同比增长26%,超出我们预期。我们认为,公司外贸业务快速增长,得益于其商业模式采取总承包的方式成为国外企业的订单总代理。公司在获得原始订单后,从服装的研发、设计、甚至原材料采购都是公司自己进行,而利润率最低的服装加工生产则通过外部的方式转移给代工工厂生产。这种模式的好处在于一方面通过全方位的总包服务,节省了客户的交易成本,增强了客户对公司的满意度和依赖度;另一方面是在这一过程中进行团队合作,切断之间的环节,增强公司对环节间的控制力,避免了人员流失。
中报披露,公司2010年纺织服装进出口企业中排名第12,而截至今年上半年,公司排名已升至第7位。我们看好公司外贸业务的成长,预计未来仍将保持目前增速增长。
公司上半年电解液业务由于受日本地震影响,上半年增速放缓,但是随着下半年下游企业恢复采购,公司电解液业务下半年将重拾高速增长,保守预计今年销量5000吨(去年3800多吨)。
公司目前电解液核心原材料六氟磷酸锂产业化项目仍然处于调试阶段,我们认为一旦公司六氟磷酸锂突破,公司将打通电解液上下游产业链,成为最具竞争力的电解液生产企业,而随着公司正极材料下半年投产,公司将成为国内上游锂电材料产业链最完成的企业之一。我们看好公司未来锂电材料业务的发展。
盈利预测及投资评级公司电解液业务上半年受日本地震影响,略低于预期,我们略调整公司11年EPS预测,预计11-13年公司EPS分别为0.67、0.89和1.17元,其化工业务预计11,12年贡献EPS0.2元和0.3元,目前股价对应11年25倍目前估值合理,我们看好一旦新能源汽车市场打开,公司锂电材料业务的成长,目前股价建议投资者可逢低关注,维持“买入”的评级,给予12年25-30倍PE,目标价格25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