附近约学生一晚上100块软件-附近学生200元一个小时,附近学生400块钱三小时,寻花楼楼凤兼职论坛

当前位置: 充换电网 » 新能源汽车资讯 » 正文

中国新能源汽车误入歧途?

日期:2011-09-15    来源:EEWORLD  作者:EEWORLD

国际充换电网

2011
09/15
17:47
文章二维码

手机扫码看资讯

关键词: 新能源汽车

 

    中国汽车年产销量已接近全球1/4,国内的能源结构及紧缺程度注定产业需要转型发展新能源汽车。一般来讲,规模如此巨大的市场今后应该可以对本国、甚至全球新能源汽车的发展方向及进度产生一定影响。但是由于中国汽车业长期以来一直处于跟随者的地位和心态,因此,在向新能源产业转型期间,一定要摆脱随从、懦弱的心态,形成领跑者的思路和眼光,并且敢于行动,敢于领先,敢于做首批吃螃蟹者。

混动是节能,纯电动是新能源

  工信部副部长苏波在2011中国汽车产业发展(泰达)国际论坛上表示,发展新能源汽车,绝不能脱离企业实际,过渡期仍然要加强混合动力汽车发展。不过,混合动力车不是新能源汽车,因此,把工信部与科技部的意见综合以后比较合理,即新能源汽车中期发展目标要坚决锁定纯电动汽车。一旦图短期实惠,把混动与纯电动车的关系弄颠倒,将来肯定后悔无门。

  苏波没有透露《节能与新能源汽车产业发展规划(2011~2020年)》出台的时间。中国汽车工程学会副秘书长张进华表示,政府和产业界已经达成高度共识,《规划》出台时间应该很快。而中国汽车技术研究中心主任赵航则表示,国家层面的《规划》可能不会作为一个指令性的计划推出了,将来的规划更多的属于指导性规划。

  现在业内热衷谈论的10年内实现1000万辆、500万辆新能源车的具体数字其实没有什么实际意义。目前,电动汽车的主要问题在动力电池,即能量密度、充电时间等。如果10年内,动力电池技术有了质的突破,那么量很快就会上去。否则,一切都是纸上谈兵。

  国家信息中心信息资源开发部主任徐长明指出,在新能源汽车发展初期,政府的支持与指导作用很重要,不过接近或进入产业化时,企业自身实力就很关键了。目前中、日、美、欧的新能源汽车业发展情况差不多,都有政府政策支持,新能源汽车的保有量都不高,技术进展还没有拉开明显差距。

  但这不表明中国企业和研发机构可以掉以轻心,等今后出现关键技术的悬殊差距时,恐已无力回天。其实目前的电动车技术发展属于大战前的寂静期,哪个国家的企业能够率先实现重大关键技术突破,那么必定会在纯电动车的商用普及中,迅速取得强势地位。

政府从未想废掉混动车
  纯电动车和混动车是完全不同的技术,因此得到不同的看法和重视程度很正常。一段时间以来,业内很多人士对中国新能源车今后20—30年的发展战略产生了相当大的误读。他们认为政府只支持纯电动车,而歧视混动车。而且这种误读的流传面之广,不但影响了国内企业做战略决策,甚至影响到了很多外国企业及机构对中国汽车产业的看法。

  实际上,政府在新能源车方面从未提出只支持某一种技术的政策,一直在强调企业根据自身的资金和技术研发能力等综合情况,实行灵活的多元化技术发展策略??萍疾砍ね蚋衷?010年EVS25大会上就曾明确指出,纯电动、混合动力、燃料电池车是中国汽车和能源产业转型的重要方向。另外,补贴政策也是一视同仁,并未有偏向。例如,纯电动和插电式混动车都是5-6万元的补贴,只是由于混动车只是节能车,因而给予了3000元的补贴,这很公平。

  之所以出现政府只支持纯电动车,欲废掉混动车的说法,分析起来,除去道听途说、人云亦云,没有认真解读具体政策内容之外,无法排除某些利益体故意混淆视听的可能。因为电动车固然可以使中国车企实现“从奴隶到将军”的历史性转变,但技术和资金的门槛相当高,尤其是动力电池组技术。实际上,国内有些企业,他们应该属于非现有利益最大获益者,已经进行了较深的技术研发,并进行了战略转型布局,准备以传统车和节能车做过渡期的支撑,未来重点在纯电动车方面,一旦将来条件成熟,就可迅速突破。而不少既得利益巨大者不愿冒太大风险,这些车企的高管倾向于重点发展混合动力车,他们认为,混合动力技术比纯电动成熟,可能更容易发展。

  其实想一下,在纯电动车方面,有日产Leaf这样的全球顶级品牌 ;在插电式混动车方面,有通用汽车的雪佛兰Volt增程式电动车;在混动车方面,更有迄今全球销量已达300多万辆的丰田普锐斯重度混合动力车。如果没有敢于打硬仗的胆略,那么就如上面所述,每个领域都有难以超越的铜墙铁壁,那些巨头利用高技术横扫市场的一幕很可能会在中国新能源汽车领域重演。我们应该认真思考为什么日产可以每年量产5万辆以上的纯电动车,而中国就不具备产业化条件?难道只有混合动力车才符合中国国情?按部就班是中国新能源汽车的出路吗?

  另外,向新能源汽车转型必定会挑战一部分传统汽车的利益。在传统汽车及零部件领域,海外厂商占据绝对优势,投资与技术积累的惯性、市场的长期领先,使其更愿将这段转型时间尽可能延长。合资企业中的外方应该不会在新能源汽车这个划时代的领域主动、同步地培养竞争对手,上述误读情况与某些合资企业的利益背景也脱不了干系。中国厂商今后在新能源汽车唯一的翻身机会,将会完全改变传统汽车业的势力或利益划分版图,这样看来,出现不同原因的误读也就不足为奇了。

  不过,纯电动车在新能源车中的重要地位,决定了中国发展纯电动车的中期目标不应受其他因素的干扰、改变,要坚定、务实地推进。

纯电动汽车节能不减排?
  目前业内有种说法,纯电动车节能不减排,而是转移污染,所以不应大力发展。毋庸置疑,纯电动车充电采用削峰填谷,充分利用了夜间被浪费的电能,起到了节能的效果。

  另外,国内80%是靠火力发电,空气污染严重,确实,纯电动车减少污染有限。但这里需要注意的是,在不能完全减少污染的前提下,空气污染被转移(笔者更愿称限制)到了发电厂周围,而不再让燃油排放的尾气污染人口密集的城市等居住地。毕竟在人口稀少的地区产生污染比在人口稠密的地区产生污染强很多。这种转移就像把吸烟者从室内赶到空旷的室外一样,虽然不彻底,不过也是一种进步。

  所以,所谓的‘节能不减排’这种说法不能成为不重视纯电动汽车的理由。

新能源汽车最好合作开发

  由于政府管理部门对全球及国内新能源汽车业的技术发展情况掌握的比较全面,因此,发改委、科技部和信产部的高级官员们屡屡在不同场合强调,尽管存在市场竞争,但是中国发展纯电动和插电式混动等新能源汽车时,各企业最好不要单打独斗,整车、电池及材料等企业和研发机构要整合资源,以产业联盟形式对重大、方向性的共性技术问题进行分工协作、联合研发,实行成果共享。政府管理者们还警告说,由于传统技术基础不强,资金分散,人才不足等因素,若企业各自为政,今后与海外厂商竞争时,结果会输的非常难看。

返回 国际充换电网 首页

能源资讯一手掌握,关注 "国际能源网" 微信公众号

看资讯 / 读政策 / 找项目 / 推品牌 / 卖产品 / 招投标 / 招代理 / 发文章

扫码关注

0条 [查看全部]   相关评论

国际能源网站群

国际能源网 国际新能源网 国际太阳能光伏网 国际电力网 国际风电网 国际储能网 国际氢能网 国际充换电网 国际节能环保网 国际煤炭网 国际石油网 国际燃气网
×

购买阅读券

×

20张阅读券

20条信息永久阅读权限

19.9

  • ¥40.0
  • 60张阅读券

    60条信息永久阅读权限

    49.9

  • ¥120.0
  • 150张阅读券

    150条信息永久阅读权限

    99.9

  • ¥300.0
  • 350张阅读券

    350条信息永久阅读权限

    199.9

  • ¥700.0
  • 请输入手机号:
  • 注:请仔细核对手机号以便购买成功!

    应付金额:19.9

  • 使用微信扫码支付
  • 同意并接受 个人订阅服务协议

    退款类型:

      01.支付成功截图 *

    • 上传截图,有助于商家更好的处理售后问题(请上传jpg格式截图)

      02.付款后文章内容截图 *

    • 上传截图,有助于商家更好的处理售后问题(请上传jpg格式截图)

      03.商户单号 *

      04.问题描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