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月11日上午,奥运节能与新能源汽车示范运行交车仪式在北京举行。由一汽、东风、上海大众、长安、奇瑞、中通、北汽福田和京华客车共八家企业生产的500多辆节能与新能源汽车正式交付北京奥组委,为奥运会提供服务。中共中央政治局委员,中共北京市委书记,北京奥组委主席刘淇,全国政协副主席、科技部部长、奥运科技(2008)行动计划领导小组组长万钢出席交车仪式,并作为奥运节能与新能源汽车的首批乘客,乘坐了中通等汽车制造企业生产的新能源汽车。
为实现2008北京奥运“绿色奥运、科技奥运、人文奥运”三大理念,科技部、北京市联合有关部门在2001年北京申奥成功后,就启动实施了“奥运科技(2008)行动计划”。该计划的重要组成部分之一,即是大规模应用我国自主研发生产的节能与新能源汽车,为北京奥运交通提供绿色运输服务。
此次交付的500多辆新能源汽车包括混合动力、纯电动、燃料电池客车和轿车,不仅绿色环保,而且使用分工明确。据悉,在北京奥运会和残奥会期间,由北京理工大学和京华客车公司开发的50辆锂离子电池纯电动客车将在奥运村内环线等三条公交线路上运行;由东风汽车公司和一汽集团研发生产的25辆混合动力客车将在奥运公交专线上运营;由奇瑞、长安、一汽集团等企业研发生产的75辆混和动力轿车将编入出租车队运营;由上燃动力、同济大学、上海大众共同开发的20辆燃料电池轿车将作为赛时公务用车;由北京理工大学、中通客车研发生产的5辆纯电动豪华旅游客车将供奥运村与比赛场馆之间奥运官员、媒体、外宾使用;由清华大学、北汽福田开发的3辆燃料电池客车将在公交线路上进行为期1年的示范运行。此外,在奥运场馆间还将有320余辆纯电动场地车服务。这是奥运历史上种类最多、技术最先进、规模最大的节能与新能源汽车提供运输服务,将为实现奥林匹克中心区域交通“零排放”,中心区域周边地区及奥林匹克交通优先路线交通“低排放”目标提供保障。
万钢在交车仪式上发表讲话指出,500多辆节能与新能源汽车正式投入示范运行,不仅是科技成果在奥运会上的展现,同时也是产业化的开端,一定会引领中国新能源汽车产业迈向一个新的高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