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几年,中国大城市的环境问题不得不让人们反思工业文明所带给我们的副作用。作为环境污染“大头”的汽车行业,也开始重视汽车设计的八字箴言:“节能,环保,舒适,安全”。也就十年不到的时间,人们的注意力完全从由“能源?;?rdquo;和世界政局引起的“节能”问题,纷纷转移到了和我们生活息息相关的“环保”问题了。这两个问题的最终解决方案,都指向了清洁能源的开发。由于技术的限制,混合动力似乎是目前唯一的出路。那么到底什么是混合动力呢?
最早的混合动力是由天才汽车工程师费迪南德-保时捷在1899年发明的。后来由于电动机技术限制(成本、续航和整车重量)以及石油价格下跌,混合动力技术以及电动汽车技术一度在汽车领域消身匿迹。事情的转机出现在1973年的第一次“石油危机”。由于石油输出国组织(OPEC)出台了石油禁运政策,当时的原油价格从每桶不到3美元疯涨到接近了12美元。从那时开始,电动汽车以及混合动力汽车的设计图,重新被拿回到工程师们的桌上。
现在,被大家讨论最多的油电混合汽车,一般按照电动机和内燃机所扮演的角色,被分为“并联式”、“串联式”和“混联式”。光从字面上来理解这三种形式的混合动力似乎有点困难,下面小编将用最简单的语言来描述它们之间的区别。
所有的混合动力形式,其实都可以理解为一个内燃机“大哥”收了一个电动机“小弟”。为什么要收“小弟”?因为“大哥”有大事要做,就把一些琐碎的杂事交给“小弟”处理。“大哥”天生脚力好,适合做重活(高速巡航),而“小弟”头脑灵活,擅长一些随机应变的工作(辅助系统)。“并联式”的这位“小弟”个头比较小,除了作一些琐事之外,并不能帮助“大哥”做主营业务(低速时驱动汽车)。
时过境迁,随着汽车电动机的日益发展,电动机“小弟”的“肌肉”也越来越健硕,“小弟”在业务上可以承担更多责任了,比如“串联式”混合动力中,内燃机“大哥”完全退居二线,将自己的业务全都交给“小弟”处理了。这时的“大哥”摇身一变,成了幕后董事,现在他唯一的任务就是将固定资产“汽油”变成现金“电能”,再把现金交给“小弟”,全权由“小弟”处理和运作。但是老话说得好,“瘦死的骆驼比马大”,“小弟”虽在业务上能独当一面(低速工况),但在高端业务上(高速巡航),这种“大哥”注资,“小弟”运营的模式,还不如让“大哥”直接上手操作。
经过前两次的磨合,“大哥”和“小弟”推心置腹地谈了一次:“小电呀,我看我老燃还是得出山,以后就这么地,你那块业务(低速)呢,做大哥的,该注资还是给你注资,但是高端业务(高速)呢,还是得我来。咱们混合经营,你看咋样?”此言一出,兄弟两人一拍即合,“混联式”混合动力横空出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