根据车险发展阶段的不同,车险定价模式分为保额定价、车型定价及使用定价(基于使用的保险,UBI,Usage based Insurance)三类:
保额定价模式:最为粗放,保险公司根据“新车购置价”设定保费,忽略了“从车”与“从人”的差异性。现阶段,我国车险定价仍停留在此阶段。
车型定价模式:考虑了“从车”因素,保费计算根据不同车辆的安全状况(出险概率不同)及不同品牌车辆的维修成本差异(“零整比”系数)而定。欧美发达国家普遍采用车型定价模式。
使用定价模式:考虑了“从用”因素的影响,通过车联网收集驾驶人行为数据,如:行驶里程、时间、区域及驾驶习惯等,建模并分析驾驶行为背后的风险,进而设计保费。主要有三种定价模式:
使用定价保险(UBI,Usage based Insurance):根据驾驶行为蕴藏的风险进行定价;按驾付费保险(Pay as You Drive Insurance):根据消费者驾驶车辆的里程数进行定价;提供其他服务:如盗窃找回及事故预警、信息服务。
对消费者来说,使用UBI保险的最大价值在于大幅度节省保费。另外,可以根据需求定制保险服务(Pay as You Drive Insurance),提高理赔效率和信息透明性,获取增值服务(盗窃找回、事故预警或信息娱乐)。
对保险公司而言,UBI保险让实时风险评估与精准定价成为可能,保险公司还可以主动选择低风险驾驶者,减少理赔管理并主动预防理赔事故的发生。另外,提供差异化的产品与服务有助于保险公司打造特色,获取增值收益。但考虑到政策、数据积累和对行业盈利性的影响,我们认为,UBI产品与定价则存在很多的不确定性。
全球范围内,UBI车险规模一直稳步增长,但在大多数市场的渗透率不足1%。全球最成功的UBI市场在意大利和英国,这是价值驱动的结果。英国年轻驾驶员或有不良驾驶记录者存在保费过高的现状,UBI车险可以显著降低车险价格。意大利车险欺诈严重,需要UBI技术予以辅助。
鉴于物联网建设需要大规模的设备投入,保险公司需要广泛开展生态系统合作,与设备商、服务商、通信运营商联合,合作推出某项产品或服务,实现多方共赢。尽管我们认为保险公司并非跨界与合作的天然载体,但险企应积极努力扮演生态圈的推动者,这是成功的关键所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