智能车联时代正在到来,这其中涉及的汽车电子技术包括安全驾驶、通讯导航、视觉智能化以及各种识别技术,信息娱乐和舒适环保技术等。这些市场未来会有多大规模?随着智能车联时代的到来,将诞生哪些新的市场机会?真正从人工驾驶到无人驾驶还有多久?在前不久创意时代举办的 2016电子产业年会上,佐思产研总经理余杰对此进行了一一解读。
智能车联时代正在到来, 从人工驾驶到无人驾驶还有多久?
智能车联时代正在到来。不过,所谓的智能网联汽车究竟该如何定义?车载信息服务产业联盟的描述是:具备感知、决策、执行能力,可以部分或者全部取代人类行为的车辆为智能汽车。中国汽车工业协会的描述则更为具体:所谓智能网联汽车,是指搭载先进的车载传感器、控制器、执行器等装置,并融合现代通信与网络技术,实现车与X(人、车、路、后台等)智能信息交换共享,具备复杂的环境感知、智能决策、协同控制和执行等功能,可实现安全、舒适、节能、高效行驶,并最终可替代人来操作的新一代汽车。
佐思产研总经理余杰认为,智能驾驶时代,其实质上就是智能驾驶、感知决策。智能汽车的发展过程,是从人工驾驶、辅助驾驶、部分无人驾驶到完全无人驾驶的过程。这也是汽车驾驶从被动安全到主动安全、从信息孤岛到全面互联的过程。
不过,余杰同时也表示,真正要从人工驾驶到无人驾驶,这过程大概还需要10-30年的时间。他称,目前,国内外已经有很多无人驾驶的测试在开展,而且这种测试会越来越频繁。但现在它还局限在较窄的区域内,未来将扩展到公众区域,如同公交车道一样,慢慢扩展到城市道路,最终扩展到所有的高速公路和所有的城市道路。这会是一个漫长过程,需要不断尝试、不断磨合,也需要大众克服过去的使用习惯的障碍及法律的障碍。
“就目前而言,现在的无人驾驶阶段是辅助驾驶阶段,也就是说,辅助技术智能化会成为智能驾驶时代汽车电子的热点。”据余杰介绍,辅助安全的智能化包括很多技术,如主动刹车、识别、预警技术等。再比如ACC、AEB、行车记录,还有疲劳检测、胎压检测、360度检测、道路识别等等。在智能化舒适和娱乐信息技术方面,有车机手机影射及演示、智能车窗、智能左翼、智能仪表、智能导航等技术,未来汽车影院、汽车音响也将智能化,还有人机交互智能化的技术等。
车联网时代,汽车不再是信息孤岛
余杰表示,以前汽车是信息孤岛,但车联网时代肯定不是。汽车会安装越来越多的传感器和越来越多的智能化设备,全面感知互联,这主要体现在四方面。
第一,车内的感知。车内要安装几百个传感器感知汽车各种部件各种状态和数据信息。
第二,车外的感知。未来的汽车会安装几十个智能化设备,包括摄象头和雷达设备,以便感知周边的路况和其他车辆的情况,这样汽车更加安全,不至于发生碰撞。整个汽车电子发展的终极目标是汽车安全,汽车安全是重中之重。汽车安全市场也是最大的市场。
第三,人车互联。现在正在发展车联网,对人车互联已经进行了很多的尝试,众多的主机厂都在进行车联网的评测,车联网相关的运营平台、技术和软件都在不断推出和升级当中。
[pagebreak]第四,车身物联V2V。国内已经有行业组织推动这方面技术的发展,当然,国外发展会比较发达,美国就有一个小镇已经开展了各种各样的车身物联和车物联技术。
第五,人路互联。我们需要了解周边的路况,了解道路的紧急状态,发生了车祸应怎么绕行,这都会通过人路互联的系统告知车主。整个汽车电子产业会发展越来越大,加入的企业会越来越多。
另外,值得一提的是,汽车电子占汽车成本比例越来越大,加入企业越来越多。余杰举例称,上海大众帕萨特汽车电子产品已占到整车成本的18.7%,上海通用别克已达到25%,奥迪A6则达到了28%。未来的智能网联汽车将占到69%以上。另外,在中国市场,中国汽车电子制造企业近3000家,其中外资企业数占1/5,本土企业数占4/5。市场份额上,外资企业约占2/3,本土企业约占1/3 。
汽车电子市场增长迅猛 汽车半导体成驱动力
智能车联时代,安全依然是重中之重。余杰称,这其中涉及的汽车电子技术包括安全驾驶、通讯导航、视觉智能化以及各种识别技术,信息娱乐和舒适环保技术,以保证未来的安全驾驶。这些市场未来会有多大规模?余杰用数据进行了阐述。
从数据上来看,2014年全球汽车电子市场规模大概是1800亿美元左右,2015年接近2000亿美元,2019年将会发展到2800亿美元。其中,安全系统将是汽车电子的主力市场,占据最大的份额,辅助智能发展的市场空间也很大,市场份额将越来越大,而动力控制系统所占份额将减少。可以说,整个汽车电子,每个细分市场都在扩展,只不过每个领域都有着适应自身的发展速度。
而中国的汽车电子市场,其增速高于全球。2015年,中国汽车电子市场规模约4090亿元,2019年将超过7000亿元,平均增速是15%,明显高于全球9%的增速。此外,高端配置向中低端车型渗透的趋势明显,新能源汽车快速增长也将带动汽车电子产业发展。
在一些细分市场,动力控制系统的市场集中度相对较高,毛利率也高;汽车音响、车载信息娱乐系统的市场集中度和毛利率低。除此之外,这个市场还有一些特别细分的类别,如ADAS系统的摄像头和雷达。余杰称,保守预计,汽车摄像头市场将从2013年的3500多万个增长到2020年近2.9亿个,年均增长率超过35%。来自安森美图像传感器部门的预测数据更是显示,2019-2020年,每辆智能汽车将配备19个摄像头。另外,雷达应用也很多,可以识别车外周边环境。而且,除了倒车雷达,其他关于雷达的设备都很昂贵,比如,激光雷达,要几万美金。但随着电子技术的快速发展,相信雷达的价格会随着全球市场应用的增多而逐步下滑。
“汽车半导体是整个汽车电子的发展前沿,曾经做芯片的厂家,都把未来的期待放在汽车半导体上。”余杰称,2000年,一辆汽车采用的芯片颗数低于10颗,现在大概需要几十颗甚至上百颗芯片,未来可能达到几百颗。目前平均每辆车的芯片成本约300美元,电动汽车则在600美元以上。2015年汽车半导体市场约为311亿美元,2019年将达到约450亿美元。
值得注意的是,一些互联网公司已经入侵汽车电子产品市场。最有名的便是360团队,推出了360行车记录仪。小米旗下的小蚁科技也在推行车记录仪。他们通过电商渠道销售。一些内容提供商也在互联网上直销汽车电子产品,如凯立德自营硬件终端产品通过天猫、京东等电商平台销售。“互联网企业已经开始和汽车传统企业竞争,在这样的竞争过程中,汽车电子产品市场规模会越来越大。”余杰如是说。主机厂和零部件厂巨资投入智能驾驶
另外,我国的汽车电子企业,除了在国内市场发展,也在向国外出口。余杰举例称,如启明信息、合众思壮和北斗星通等企业,他们去年的销售份额都增长了60%-200%不等。主机厂和零部件厂也在巨资投入智能驾驶领域,长安汽车在智能驾驶方面会投入130亿,包括长城汽车、film都将在智能驾驶市场投入几十亿。“现在有上千亿资金融入智能驾驶领域,智能驾驶的趋势已经越来越明显,非常值得期待。”余杰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