数据显示,2016年,中国每天产生8500万个快递包裹。按照马云的预测,六七年后,中国每天将有10亿个包裹,大约全国每个人每天都会收到一个快递包裹。
而随着城市内电子商务、连锁商业等现代流通方式的发展,城市大量的商品消费需求、商贸流通企业的聚集,引发了城市配送业。由于城市配送业更多的是短距离配送过程,故而又被称为“最后一公里”。是众多消费品流通供应链和工业品销售供应链的重要组成部分。
然而目前城市配送电动车渗透率极低,除路权问题以外,仍有诸多难点待解,有待于电商、车企、电池厂商等各方的精心培育,才能成为新能源领域新的增长极。
8月17-18日,由锂电大数据、
电动汽车在线主办,起点研究协办的“2017中国新能源汽车产业生态大会暨第六届中国锂电新能源产业生态峰会”于深圳东海朗廷酒店隆重开幕,1000+新能源汽车及
锂电池产学研金高层共同论道行业未来。
扬子江汽车集团总工雷洪钧在主题演讲中介绍了城市配送
电动物流车的生存现状。
城市配送业与物流业
雷洪钧指出,首先大家需要清楚的是城市配送业不等于物流业,城市物流业只是物流业的一个分支,是物流业的末端。
城市配送业面向终端,运输配送用车为5.9米以下轻型车辆(货车),主要为企业和个人配送日常生活用品等较为轻便的商品,包括快递、生鲜、食品、家电等。
而物流业面向全领域,范围更加广阔全面,重点运输装备为飞机、轮船、大中型公路运输车辆,但目前不具备电动水平和条件。相反,城市配送业装备属于物流业中较易实现电动化的部分。
因而,人为的把“城市配送电动车”扩大到“纯电动物流车”这一层面,其结果可能会误导政府决策部门、用户及车厂。
城市配送电动车公告(目录)资源丰富
雷洪钧分析了第7批目录新能源汽车占比,其中城市配送电动车占比28%,其他新能源车占比74%;而工信部公告(目录)会每月发布一批,预计今年还有5-9批,可见城市配送电动车的资源十分丰富。
城市配送电动车辆市场推广进程
雷洪钧指出,据行业机构不完全统计,2016年城市配送电动车市场销量4万多辆,初步统计对外公布信息:2017年从01月开始到07月底,南京金龙、中植汽车、广通汽车、中通客车等13家企业签订电动物流车超15.5万辆,采购金额超66.4亿元。并对这13家企业在城市配送电动车订单及年底出货情况进行了简明扼要的分析点评。
城市配送电动车辆统计如下图所示:
最后,雷洪钧指出,城市配送电动车5月份以前的订单是意向性的,7月份以后才基本靠谱,而今年下半年城市配送电动车市场将趋于高峰期。目前城市配送电动车在技术上比较成熟,运营商也基本接受,尽管成都在路权问题上打开了全面放开的先河,带了一个好头,但路权问题仍是困扰城市配送电动车市场发展的重要因素之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