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想今年4月北京车展的时候,各种新能源造车品牌百花齐放。面对新能源汽车这一大好的潜在市场,各家都雄赳赳气昂昂,似乎分分钟就能够打造出多家媲美特斯拉的
新能源车企。
临近年底,轰轰烈烈的
造车新势力们,到底进展如何了?当初说过的豪言壮语,都实现了吗?《线外邦》在2018岁末,为您做以盘点。
八大造车新势力,年底了境遇如何?
蔚来汽车/ 摊子铺得越大,钱烧的越快
蔚来在所有造车新势力中,是走在最前面的一个。目前已完成1万辆交付,新款的ES6近日上市,补贴前售价35.8万到44.8万元。最快零百加速4.7秒,新车4850毫车长、1965 毫宽度、2900毫米长轴距。配置极尽丰富。订车客户明年四季度交车。从表面看,蔚来是造车新势力中,境况最好的一个。不过,摊子铺得越大,钱亏得越多。据财报显示,至今年6月底,蔚来运营资金消耗已超过104亿元。三季度其运营亏损为28.09亿元。今年前三季度,蔚来运营亏损已超过54亿元。近日伯恩斯坦研究公司(Sanford C. Bernstein)发布一份题为《漫长未来》的研报认为,蔚来将在2019年上半年,耗光其自2016年至今筹得的所有资金;2025年前都将持续亏损,并由此面临超过700亿元(2019-2025)的资金缺口。甚至权威财经媒体测算过,ES6要每年卖到20万辆,蔚来才能做到盈亏平衡。如果钱烧完了,替车主问一句:“谁来管我的售后”?
奇点汽车/ 被曝烧光70亿,新车被推迟
奇点汽车成立于2014年,至今已进行了6轮融资,累计融资金额超过70亿元。近日爆出员工欠薪的消息,旗下首款车型is6计划今年年底上市,但近日奇点汽车CEO沈海寅表示,iS6将被推迟到2019年春节前后上市。“最近用户对于先出车的公司的产品口碑还是有蛮多负面,这对我们也是一个警醒。”奇点CEO这句话,明显指的就是蔚来了。只是不知道,是真的为了保证品质而推迟,还是资金不到位工人不开工而推迟。
小鹏汽车/ 首款G3上市,24小时卖出1573辆
小鹏G3在12月12日上市,补贴后全国统一售价悦享版13.58万元、智享版14.98万元、尊享版16.58万元。
小鹏汽车董事长兼CEO何小鹏近日在微信朋友圈称:小鹏G3初战告捷,双十二过后24小时内共售新车1573台。不过何小鹏也表示,虽然手中有大量订单,但正式交付要等到明年二季度。具体产品和服务的实际体验和口碑如何,要等到明年年中。
爱驰汽车/量产车刚刚发布,上市等明年
爱驰汽车成立于2017年2月,在造车新势力中都算是非常新的成员。其首款
量产车爱驰U5早在今年北京车展的时候就已概念车的方式完成了亮相。此后很长一段时间,爱驰都在忙着建设自己位于江西上饶的工厂。前不久,量产定型版的爱驰U5刚刚在上海完成了全球首秀。据悉,该车将于2019年上海车展正式上市。
困扰爱驰的是生产资质。今年4月份,爱驰汽车曾经与哈飞制造达成协议,爱驰汽车使用哈飞的资质,每生产一辆车付给哈飞制造2000元,不过不了了之。不过目前据称爱驰已通过“收购”解决了资质问题。同时,据称未来资源最大化利用,上饶工厂将采用柔性生产方式,不仅生产自己的车,还能给别人做代工,任何品种型号的乘用车都能生产。
不过,话说的太满,就令人不敢相信。但至少,投资了30个亿建厂的爱驰,至少是有自己的工厂。这点强过绝大多数新势力。
此外,错过了2018,爱驰面临着2019政策进一步退坡的不利局面。其市场前景如何,还有待观察。
前途汽车 / 发布纯电动跑车,销量每月仅百台
因为车标长得很像一个蜻蜓,前途汽车也被很多人称为蜻蜓汽车。与很多车企选择更为主流的轿车和SUV不同,前途汽车的首款量产车型选择了跑车。被命名为前途K50的纯电动两门跑车在8月8日就上市了。因为其较为小众的定位以及不算亲民的定价,上市以来,月销量基本在百台左右。不过《线外邦》实地观察实车,该车的内饰做工实在不敢恭维——“粗糙的设计不知道从哪里抄袭得来,除了大一无是处的中控屏、家用手感的方向盘,以及坐上去感觉像是从出租车上搬下来再放低的座椅,都对不起K50超跑的定位,更对不起补贴后近70万的售价”。
威马汽车/上市即交付,年底前交付1万辆有点难
成立于2015年的威马汽车发展算是比较稳健的。9月28日,其首款量产车EX5在温州工厂举行了上市以及同期交付。根据威马官方数据,其在上市的时候订单数量已经超过1.3万辆。威马的目标是在年底前完成1万辆的交付。到明年完成十万辆的销售。虽然目标很远大,但是一步一个脚印走得很稳健的威马还是有机会。毕竟在定价方面,威马相比同类车企还是有着不小的优势(补贴后售价仅需11万起)。
不过威马此前也曝出:因之前承诺12月底前交付10000万辆,但实际没达到。导致下定金但没提到车的车主,享受不到2018年补贴政策。车主被告知“自行承担损失“。经车主维权,威马表示,用户可退车,如果跨年交付,有国家补贴退坡引起车价上涨部分的损失,由威马承担。
虽然事情解决的算漂亮,但从威马的交付能力来看,显然之前承诺的年底前1万台也恐怕落空了。
云度汽车/ 推新车倒是快,销量惨打脸
云度汽车成立于2015年,由于其工厂位于福建莆田。云度也被称为莆田系造车企业。因为云度汽车的出资方很多都有传统汽车行业背景,因此其发展速度在造车新势力中也是非常快的。其在2017年初就拿到了整车生产资质,首款量产车小型SUV云度π1在2017年10月10日就已经上市。此后,云度还推出了尺寸更大的云度π3。2018年云度定出了3.5万辆的销量目标。但是截至上半年,其销售目标只完成了6%。7月29日,其两款车型的改款版本也上市了。但是销量依然没有太大起色。而且要命的是,云度π3在国内素有“五星批发部”的C-NCAP碰撞中,只得了两颗星。怎一个惨字了得!
车和家/买了力帆的壳,明年上市量产车
今年10月发布了首款中大型SUV车型——理想智造ONE,这款车型采用增程式动力,最大续航里程超过1000公里,NEDC工况续航达700km,对标宝马X5、雷克萨斯RX450hL和特斯拉Model X。量产车型或将于2019年初公布售价,2019年4月上海车展接受预定,最快将于2019年第四季度交付,创始人李想透露,新车补贴前价格将控制在40万以内。据称理想智造ONE将在车和家常州自建的工厂生产,尾标不会有其他标识。
近期更为人关注的是车和家通过6.5亿收购力帆手中的一块造车牌照,终于解决了造车资质问题。不过,这次收购也逼得尹明善老爷子发声,“力帆没卖,只是卖了一个空壳”。双方还签订了合作协议,主旨是共享技术成果等。但明眼人能看出,之所以不找力帆现成的工厂代工,而选择在常熟自建工厂生产,车和家对力帆的真实态度,也就可想而知了。相比蔚来,车和家的产品品质也许能更让人放心一些。
造车新势力们都暴露了哪些短板?
时间来到年尾,这些全新的新能源造车品牌的各类问题开始凸显,问题主要分为三类。
第一、产品质量。比如蔚来的首款量产车ES8,虽然交付量即将达到李斌与人对赌的1万辆,但诸如电子系统无故死机,续航里程不实等问题已经让首批车主苦恼不已。云度π3撞出两颗星则证明其在车身安全设计方面存在较大的问题,也一定程度证明,碰撞安全并不能靠堆砌配置就能弥补。
▲ES8车主反映死机问题
▲ES8车主反映续航虚标
第二、售后服务。这类的互联网造车企业或多或少都有些喜欢把话讲得太满的问题,比如蔚来需要单独花钱购买的服务无忧。在车主因为车辆没电被扔在路上的时候,却只能让车主等待,进而导致车主在严寒的户外被冻伤。而蔚来希望通过建设换电站的方式,让“加电比加油更方便”,看起来象极了“人有多大胆,地有多大产”。依稀让笔者闻到了一丝贾布斯的味道。
通过换电站来解决充电难题,出发点很好,但号称比加油更方便,未免言过其实
第三、资金难题。互联网造车在各种问题逐渐爆发之后,资本的热情也逐渐消退,融资难度也就越来越大。在北京车展曾喊出年底上市首款量产车的奇点汽车据传已经连续三月未给员工发工资。大概率就是因为此前的70亿融资消耗殆尽,而又未能融到新的资金。特别是2018年资本市场已经开始退潮,融资越来越难,凭PPT就能拿到N轮融资的神话已经不再有机会。另一方面,先行者如蔚来,凭借不计成本的“重服务”来打造用户口碑,提升体验,但随之而来就是巨额的资金投入和管理成本,这样不顾后果的大量烧钱能持续吗?
说说观点
上述八家造车新势力,是北京车展上高调亮相、声势最大的八个品牌。从各家造车新势力目前的境遇来看,没有哪一家能够称得上好。产品、口碑、交付、服务、资金实力,方方面面都看上去不那么靠谱。不过,我们以发展的眼光来看的话,其实整个行业还是在正向成长。对于一个新兴的势力来说,市场可以给他们时间。同时我们需要看到的是,随着行业的发展,一部分企业也一定会在竞争的潮流中被淘汰,或被收购,或直接销声匿迹。因此,造车新势力们请继续努力,在钱烧完之前,请努力找到自己的赢利点,并坚持活到最后。笑到最后的,才能笑到最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