氢燃料电池汽车到底有赶超特斯拉电动汽车的希望吗?关键在全产业链各个环节降低成本!该如何降本?
近日,特斯拉在“特斯拉电池日”发布”4680新型电池”,该电池能量密度提升了5倍,续航能力提升了16%,电力提升6倍。
这一崭新黑科技,再一次让国内外企业意识到,打破特斯拉神话,基本已无可能。该怎么办?
在该发布会上,马斯克还提出,特斯拉的长远目标是2000万辆电动车。如果它这一目标在未来实现,其他车企的活路在哪里?
正面PK不成,现已有多家车企将目标投向了氢燃料电池汽车!
前不久,上汽集团发布了首款氢燃料电池MPV车型—上汽大通MAXUSEUNIQ7,同时发布的还有“2025氢战略”。上汽宣布,在2025年前将推出10款氢燃料电池汽车,培育一家百亿级氢燃料电池关键零部件企业,以及组建千人的研发团队。最终目标,是推广氢燃料电池汽车达到万辆。
几乎同时,长城汽车也公布了其氢燃料电池汽车发展目标:一是推广1000辆氢燃料电池重卡的示范项目,二是500辆氢燃料电池轻卡的示范项目,三是200辆氢燃料电池公交车的示范项目。
广汽集团也发布了首款氢燃料电池动力汽车Aion LX Fuel Cell。传统巨企丰田更是在去年东京车展提前展示了自己的第二代氢能燃料电池车型Mirai。今年8月份,丰田还与东风、广汽、一汽、北汽等国内知名车企联合成立了燃料电池研发的相关公司。
7月份,现代集团的全球首款量产氢燃料电池重型卡车XCIENT Fuel Cell,也表示即将正式投入商用。
传统车企之外,国外另一家新能源汽车新星尼古拉选择的也是氢燃料电池方案。虽然目前其仍然未推出一款量产车,并且近来又遭遇被指欺骗的“黑天鹅”事件,但它发力燃料电池汽车对飚“特斯拉”的野心已清晰可见。
整体上,向氢燃料电池“押宝”的车企不在少数。尚未成主流的氢燃料电池汽车给了部分车企“弯道超车”的希望。
当然,这种情形的出现很大程度上是氢燃料电池相关政策密集推进的结果,尤其在国内。今年9月21日,相关部门发布了《关于开展燃料电池汽车示范应用的通知》,决定开展燃料电池汽车示范应用的工作,同时正式确定“以奖代补”的补贴方式。这都给车企发力氢能领域带去了极大的信心。
不过,抛开政策加持,氢燃料电池汽车到底有赶超特斯拉电动汽车的希望吗?燃料电池汽车距离成功还差几个特斯拉?
“任何产品想要实现大规模量产的前提,都是技术可靠以及成本够低,简单地说就是便宜好用。从技术层面来看,氢燃料电池的技术本身其实已经相对成熟了,目前主要的问题就是成本一直无法有效降低。综合成本居高不下,导致现阶段氢燃料电池车辆要远高于同级别的普通燃油车和锂电池车型。”一位业内人士如此表示。
也就是说,氢燃料电池汽车目前面临的最大的挑战是——高成本!
具体原因,主要是两方面:其一,氢气的制造、运输成本非常高昂。制造方面目前市场主流的氢气获取,一般是通过电解水及天然气、煤炭等原料制造,但这个成本远超于普通燃油以及电能;其二,由于氢气本身的特性对运输的条件非常苛刻,而且运输过程中的风险相对较高,这直接造成氢燃料电池汽车使用高成本。
如何降本?氢气的制取与运输是否有更好的解决方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