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际能源网 报道】随着新能源装机的规模和占比的持续提高,行业对储能在电力系统的作用和重要性已经达成了普遍共识。然而,储能规模如何确定?针对这一问题,中国能源建设集团山西省电力勘测设计院有限公司、能源规划中心副主任张友民在29日召开的“储能嘉年华·项目与技术交流大会”上,作了题为《储能规划与布局探讨》的报告。
报告中指出,储能的配置规模需要考虑储能在系统中的作用、储能的工作位置和系统投资这三个因素。从提供服务的边际成本看,需求侧响应最为经济,故在考虑需求侧响应的情况下,应该按照一定次序合理配置储能规模。
国际能源网记者了解到,储能配置需要在电源侧、电网侧、用户侧三者之间统筹考虑,储能的规划与布局也需要在顶层设计上统筹考虑。同时,张友民提出六条建议:一是系统需要规划布局一批电网侧独立储能项目;二是可再生能源+储能项目需要进一步明确定位与作用;三是要根据用电负荷增长,有序开展火电储能联合调频项目;四是进一步明确独立储能项目参与辅助服务市场的规则;五是亟需出台关于储能项目的切实保障政策,探索建立储能项目容量电价机制;六是尽快出台储能项目并网及调度运行管理规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