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年6月17日-19日,由中国汽车工业协会主办的第11届中国汽车论坛在上海嘉定举办。站在新五年起点上,本届论坛以“新起点 新战略 新格局——推动汽车产业高质量发展”为主题。在6月18日上午举办的“大会论坛”上,中国汽车工业协会常务副会长兼秘书长付炳锋发表了主题为《新起点 新战略 新格局——汽车产业发展趋势探讨》的精彩演讲。
付炳锋介绍了当前汽车行业的发展的简要概况,分析了汽车产业的五大发展战略:“一是:坚定方向——推进新能源汽车市场化发展;二是:绿色发展——确保汽车产业实现双碳目标;三是:创新驱动——构建产业链大循环完整体系;四是:战略引领——实现中国品牌全面向上突破;五是:车路协同——贡献智能网联体系中国方案?!?/p>
中国汽车工业协会常务副会长兼秘书长 付炳锋
谈到未来汽车行业的发展趋势,付炳锋认为,“十四五”蓝图已经为汽车产业未来发展注入了新动能。未来汽车产业将有四大趋势:
第一,电动化格局加速形成
预计今后5至8年,我国将有大量国IV及以下的在用车辆逐步面临淘汰替换,这给电动车市场带来巨大空间。从当前快速发展的新能源汽车市场表现来看,加之双碳目标的驱动,政府会加速新能源汽车市场化进程,我们预计未来五年电动车产销增速将保持在40%以上,到2025年,新车占比将突破20%,或达到更高水平。
随着新能源汽车渗透率的不断提高,汽车市场将发生明显改变:一是能源使用结构将产生改变,绿色能源利用率大大提高;二是电池、电机等新材料供给将达到新的平衡,成为供给的重要保障能力;三是充换电基础设施布局显著扩大,充电设施智能化将得到普及;四是新能源汽车相关配套政策、法规、标准体系将更加完善、更加健全。
第二,产业链创新体系加速构建
在构建“以国内大循环为主体、国内国际双循环相互促进”的新发展格局过程中,“新四化”不断创新发展,工业互联网、自动驾驶、车用芯片、操作系统、软件服务、计算平台等大大拓展了关键资源覆盖领域,数字化成为汽车产业生态链上的主牵引,在中国巨大的市场拉动下,与传统的供应链加速融合,共同构建完整的、区域性产业链保障体系,支撑“双循环”畅通,这将为国内外零部件企业带来新的发展机遇,更给科技创新型企业带来无限的发展空间。
第三,产品技术研发加速迭代
电动化、智能化推动产品核心技术持续拓展,软件和整车电子架构成为研发的主要内容,汽车产品的研发也呈现软硬件协同和持续快速迭代的态势。这对研发能力和体系提出了更高要求,需要大量新型人才和资源要素支撑,孤岛式的机电集成体系将面临淘汰。未来将打破现有企业界限,建立协同共享式技术开发平台,这将使产业集中度不断提高。
此外,数据、信息是产品研发的重要资源,从数据跨境、信息安全角度出发,研发本土化将成为必然趋势。目前,已经有很多跨国公司将研发转移到中国市场前沿,赢得了竞争的主动权。
第四,服务生态快速呈现
在汽车与能源、交通、信息通信等领域技术加速融合的过程中,将颠覆传统的商业模式,汽车从移动工具向算力终端、能源终端和数字终端转变,并逐渐成为支撑构建智能交通、智慧城市的关键要素。以汽车为中心的新型服务生态正在兴起。具体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一是软件定义汽车时代,汽车基于自身产生的数据可支持软件快速迭代,能更好地贴近用户的使用习惯,增加对用户的黏性,可最大限度的满足用户的个性化需求,从而促进形成新的商业生态;二是基于5G的V2X交通路网标准在智慧城市、智能交通的建设中,不断为世界提供中国方案;三是随着V2G技术的大力推广,将极大的提升电动汽车能源使用效率,电动汽车作为智能能源终端将彻底改变能源网络生态;四是多样化的共享出行方式也给消费者带来更多选择,并促进形成可持续发展的多维度交通体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