附近约学生一晚上100块软件-附近学生200元一个小时,附近学生400块钱三小时,寻花楼楼凤兼职论坛

当前位置: 充换电网 » 新能源汽车资讯 » 正文

从小众走向主流,新能源汽车全面推进市场化

日期:2021-09-22    来源:中国能源报  作者:卢奇秀

国际充换电网

2021
09/22
10:04
文章二维码

手机扫码看资讯

关键词: 新能源汽车 新能源汽车产业 新能源汽车项目

蓝天白云、椰树摇曳。9月15-17日,第三届世界新能源汽车大会在??谡倏?,大会多个论坛座无虚席,连后排和走道都站满了参会人员。今年以来,我国新能源汽车产销两旺,行业景气度持续高涨的情况,从现场可见一斑。

“新能源汽车将进入一个市场渗透率持续提升的阶段,更多要依靠市场驱动。在这一阶段,特别要强调提升产业创新能力,构筑产业生态?!比敝飨蚋衷诨嵘隙ǖ?a class="keylink" target="_blank">新能源汽车产业发展。他指出,未来5年,将是全球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的加速期,也是实现新能源汽车完全市场化的攻坚期。

进入新阶段,新能源汽车产业应如何发力?亟需理清思路。

进入高速发展阶段

中汽协统计数据显示,今年以来,新能源汽车市场渗透率已由年初的约6%提升到8月的17.8%。比亚迪、特斯拉、长城新能源等重点车企均实现了高速增长,蔚来、理想、小鹏、哪吒等新造车企业也在加速崛起。

成绩来之不易。万钢回顾,2010年新能源汽车开始进入产业化,到目前已经历多个发展阶段:首先是新车市场渗透率“从0至1%”的时期,主要应用于公交和出租车领域,处于以政策为主体的市场化启动阶段;紧接着是渗透率“从1%增长至5%”的时期,进入以产业为主体的市场培育阶段,私家车市场逐步开发;随后是渗透率“从5%增长至10%”的时期,进入以多元化用户为主体的市场化快速发展阶段,财政补贴逐步退出,用户需求成为牵引市场发展的主要动力。

按照一般的新产品定义,市场渗透率达到10%以后,就意味着进入高速发展阶段。国家信息中心副主任徐长明指出,现在广大消费者认可电动汽车是未来方向,国家一系列的助推政策也发挥了作用,但此时不能轻易认为市场已达预期,从而把扶持政策都给“撤”了,这很危险。新能源汽车行业发展仍需财税、非财税政策及舆论支持,唯如此,电动化转型趋势才能继续顺畅推进。

产业链需协力克服多项短板

从政策驱动走向市场驱动,从小众人群逐步触达主流人群,新能源汽车产业全力拓进。工信部副部长辛国斌指出,新能源汽车产业自身还存在诸多短板,如整车成本依然偏高,安全可靠性、低温适应性、使用便利性仍有待提升;动力电池回收利用渠道不够畅通,电池便利性不足,以及面临锂钴镍等矿石资源保障和价格上涨压力。

作为新能源汽车的核心,动力电池占整车成本的25-40%。中航锂电董事长刘静瑜指出:“今年公司建设产能预计达100 GWh以上,这对于客户的需求而言,缺口还非常大?!敝泻斤缭诘绯馗咝健⒊な倜?、回收再利用、快充,以及全气侯、全生命周期数字化等方面做了很多工作,目前第三代高电压产品电池续航里程达800公里,明年还将推出4C(充放电电流比率)快充电池,通过高效集成系统实现电池安全不起火。由此可见,未来动力电池的高安全性、高可靠性、低成本都将得到有效解决。

此外,芯片短缺问题是当前新能源汽车产业发展的一大痛点?!靶酒诼矢叽?0%,关键系统芯片全部被外企垄断?!惫倚履茉雌导际醮葱轮行淖芫碓弦寡裕酒且桓銮堪蠖ǖ墓┯α刺逑?,行业壁垒较高,一款芯片需2-3年完成车规认证并进入整车厂供应链,随后将拥有长达 5-10 年的供货期,“链条长,需要大家的恒心和毅力,认真做10年,才能形成完整的国产芯片产业体系?!?/p>

独行快、众行远。刘静瑜指出,未来新能源汽车供应链一定要共创、共赢、共生和共存,相关合作伙伴应携手开发技术,砍掉不增值的流程,把价值做到最大,以满足市场需求。

降碳将重塑车企竞争格局

低碳化是本次大会热议的焦点之一,也是新能源汽车产业行稳致远的关键。

中国汽车技术研究中心日前发布的《中国汽车低碳行动计划研究报告》首次将汽车使用环节和原材料、生产制造环节进行碳排放测算。2020年我国乘用车全产业链碳排放总量约为6.7亿吨二氧化碳,其中74%的碳排放来自汽车使用环节,26%的碳排放来自上游产业链制造环节。

蔚来CEO李斌坦言:“从占比来说,使用环节的碳排放占汽车的绝大部分,但从更长期的角度来看,汽车生产制造环节的降碳任务更加艰巨。”碳中和目标的实现不是一家企业可以完成的,需要全产业链行动起来。车企处在上游原材料和下游用户的中间位置,更应发挥主导作用。他呼吁,相关部门应推动产业达成共识,确定清晰的减排目标,同时形成合作联盟,共同推动建立绿色产业链。

在上汽总裁王晓秋看来,碳达峰、碳中和目标要求也给产业发展带来了机会。一方面,国家颁布了一系列碳减排措施,将加快推动低碳技术和新材料应用,这为我国新能源汽车产销规模继续领先全球提供了有力的政策支持;另一方面,在欧美一些国家征收碳关税的背景下,减排降碳给汽车产业带来新变量,将为车企重塑竞争格局提供机遇。

如何实现低碳化,车企也有自己的思考。李斌介绍,蔚来新桥智能电动汽车产业园区建设的目标就是低碳和可持续,通过集约方式降低物流成本,园区内使用清洁能源,生产制造采用轻量化的铝材,并致力于做到100%回收。

“现在已有几家头部企业把低碳作为供应商的采购要求。”采埃孚电驱传动技术事业部亚太区总裁陈臻向记者介绍,公司对下游客户和上游供应商都引进了“脱碳对话”,助推行业实现碳达峰、碳中和目标。


返回 国际充换电网 首页

能源资讯一手掌握,关注 "国际能源网" 微信公众号

看资讯 / 读政策 / 找项目 / 推品牌 / 卖产品 / 招投标 / 招代理 / 发文章

扫码关注

0条 [查看全部]   相关评论

国际能源网站群

国际能源网 国际新能源网 国际太阳能光伏网 国际电力网 国际风电网 国际储能网 国际氢能网 国际充换电网 国际节能环保网 国际煤炭网 国际石油网 国际燃气网

购买阅读券

×

20张阅读券

20条信息永久阅读权限

19.9

  • ¥40.0
  • 60张阅读券

    60条信息永久阅读权限

    49.9

  • ¥120.0
  • 150张阅读券

    150条信息永久阅读权限

    99.9

  • ¥300.0
  • 350张阅读券

    350条信息永久阅读权限

    199.9

  • ¥700.0
  • 请输入手机号:
  • 注:请仔细核对手机号以便购买成功!

    应付金额:19.9

  • 使用微信扫码支付
  • 同意并接受 个人订阅服务协议

    退款类型:

      01.支付成功截图 *

    • 上传截图,有助于商家更好的处理售后问题(请上传jpg格式截图)

      02.付款后文章内容截图 *

    • 上传截图,有助于商家更好的处理售后问题(请上传jpg格式截图)

      03.商户单号 *

      04.问题描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