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作为全球最大的新能源汽车市场,能够形成如今的产销规模以及领跑世界的体量优势,离不开政策层面的推动以及各家中国车企的共同努力。在近日工信部发布的《新能源汽车推广应用推荐车型目录(2022年第4批)》中, 共有265款车型入选,相比上一批目录环比增加了36%,面对新能源车型供给的增加,未来新能源车渗透率有望进一步提升。各家车企也开始“秣马厉兵”,不遗余力地推出各种富有竞争力的车企布局新能源市场。其中,作为国内新能源技术领军者的上汽集团,凭借多年来的“苦修内功”,牢牢掌握了新能源领域的核心技术,在取得出色市场表现的同时,也引领着我国新能源汽车产业的快速发展。
我国之所以能够将新能源汽车产业做大做强,核心原因在于以上汽为代表的中国车企对新能源技术的不断创新。事实上,上汽集团最早涉足新能源领域的技术研发可以追溯到2001年,当业内尚未真正意识到新能源汽车将会掀起一场“大风暴”时,上汽便率先全面实施了对“纯电、插电、燃料电池”三条技术路线的研发工作,悉数掌握了“电池、电驱、电控”三电核心技术,奠定了坚实的技术基础。
面对席卷而来的新能源浪潮,上汽通过增强新能源技术自主创新能力,推动核心技术的不断突破,全力推动长续航能力、多能量梯度、多驱动系统的系列化“三电系统”的研发,以及可升级、可拓展、可快换的新一代电动车平台的设计,为打造性能更优、续航更长的新能源汽车持续赋能。
为了让广大消费者享受到更加便捷、高效的绿色出行体验,上汽计划在2025年推出的面向商业应用的固态锂电池,该电池具备了高安全性、高能量密度等特点,能够极大地提升新能源汽车的使用体验。如果觉得2025年太久,那么已经正式投产的上汽新一代动力电池系统,同样能够消除你对新能源汽车的“偏见”,其具有零热失控、高性价比、可快充、可快换、可升级等优点,能够有效解决消费者对于当下电动汽车安全性、性价比、充电等方面的担忧。
先进的技术只有应用到具体的产品之上,才能真正服务好千家万户,上汽在不断进行新能源技术升级的同时,也积极推动产品的商业化落地,面向市场推出了数十款新能源汽车产品,涵盖了轿车、轿跑、休旅车、SUV、MPV、轻客、大巴等车型,能够很好满足不同层级消费者多元化的用车需求。2021年全年,上汽新能源汽车热销73.3万辆,同比增长128.9%,位居国内第一、全球第三。其中,被广大用户称之为“国民神车”的五菱宏光 MINI EV,在2021年创造了接近40万辆的佳绩,销量表现领航整个新能源市场。由此不难看出广大消费者对于上汽新能源汽车产品的认可和喜爱。
随着政策的持续利好以及各家车企的持续助推,我国新能源汽车市场已经进入了高速发展的“快车道”,形成了如今的产销规模以及领跑世界的体量优势。而已成规模优势的中国新能源市场,也势必形成反哺效应,为身处其中的车企们带来新一波的市场红利,由此将形成新一轮的新能源技术发展浪潮。而作为新能源行业“弄潮儿”的上汽集团,一定会抓住这一机遇,实现技术的革新与升级,推动新能源汽车由“增量”到“提质”的转变,持续助力我国汽车产业实现高质量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