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实现长期目标的道路上,小鹏汽车正在经历一段充满挑战的时期。”
在11月30日召开的小鹏第三季度财报会议上,何小鹏没有避讳公司面临的困境。
10月份,小鹏汽车的交付量仅为5101辆,掉出了新势力前五。
但财报会上,何小鹏表示,“虽然受到G9产能爬坡影响,但11月小鹏汽车的交付量不少于5800辆?!?/p>
从第三季度的财报中,也能看到一些积极的信号。比如:
总营收为人民币68.2亿元,同比增长19.3%,其中车辆销售收入62.4亿元,同比增长14.3%。
毛利率13.5%,相较第二季度10.9%有所提升。
净亏损23.8亿元,相较去年同期有所扩大,但相较第二季度的27亿元,环比收窄12%。
现金储备401.2亿元,何小鹏认为这笔资金可以支持小鹏汽车今后几年业务发展的需求。
何小鹏本人,在财报会上依旧表达了对未来的信心,并且对于解决当前困境也有明确的思路。
从财报会的沟通情况来看,关于如何“过冬”,何小鹏总结了至少三个要点:即更加聚焦核心战略和汽车业务;优化成本管控,加速产品平台化;全力推动城市NGP落地。
NO.1
[何小鹏本人将更聚焦汽车业务]
用户需求,是财报发布会上的一个高频词汇。
看上去小鹏G9“二次上市”事件确实给小鹏汽车留下了深刻“教训”。
在本次财报会中,何小鹏特别强调要更加有效地倾听用户需求,简化产品配置的选择,提升产品软件和硬件的吸引力。
当然,G9的SKU修改事件只是一方面,从过往的一些OTA“事故”中,也能看出对用户需求的精准掌握,是小鹏汽车相对薄弱的环节。
今年1月初,小鹏P7通过OTA升级了车内的丹拿音响效果。但效果适得其反,社区里一片吐槽,最后只得通过OTA又改回去;小鹏G9上带有模拟V8发动机声浪的功能,但很多用户在尝试完之后,都表示效果一般,完全没有大排量发动机的气势。
一桩桩小事看上去无伤大雅,但除了反映了小鹏汽车在用户体验上做得不够精细,背后更映射出深层次的内部管理问题。
小鹏汽车目前正在推动的组织变革,重要目的之一,就是要更加精确的把握用户需求。
财报会上,何小鹏表示今后自己将更多聚焦在小鹏汽车的战略、产品规划和研发上,并大幅度减少对小鹏汇天以及小鹏鹏行等生态企业的参与程度。
“我们要让客户价值驱动产品定义、研发、销售的全流程。”何小鹏说道。
作为变革的一项重要举措,小鹏汽车联合创始人夏珩在财报会议开始前几个小时辞去了执行董事职务,继续担任公司总裁,今后会将所有精力聚焦到产品上。
另外,小鹏汽车对车型管理的组织结构也进行了调整。
据何小鹏介绍,今后每一个平台都将有一位大矩阵产品经理端到端负责,并且统筹负责该平台车型从设计、研发到最后服务的完整生命周期的管理决策。
这样的改变,具体效果还有待检验。但像此前,为一个小问题多部门轮番回访客户最终变成“骚扰”的现象,应该不会再出现了。
NO.2
[加速产品平台化]
“公司目前拥有超过400亿元的现金流?!闭庖坏阍诒敬尾票ǚ⒉蓟嵘媳环锤辞康鳌?/p>
在现下凋敝的经济环境中,手里捏着大把现金流,底气自然更足。
何小鹏表示,得益于前期在产能上的布局,小鹏汽车未来几年的资本开支需求相比今年会大幅度下降。所以这400亿现金足以支持小鹏汽车今后几年业务发展的需求。
接下来的几个季度,甚至是几年内,不断加强成本管控、提升运营效率,将是小鹏汽车的基本基调。
在这个过程中,通过平台化,让车型之间共享更多的平台和??椋亲钪匾木俅胫?。
在不久前进行的组织架构调整中,小鹏汽车已经对产品进行了重新梳理,决定成立E、F、H三个平台产品矩阵。
其实平台化,在汽车行业,这原本是很常见的手段。但不同于蔚来和理想,这个概念在小鹏汽车上的存在感一直很弱。
目前小鹏汽车在售的四款量产车,经常被吐槽没有章法,产品组合混乱,缺乏连续性。
对此,小鹏汽车曾经解释:这样做是希望在每一个细分市场都有成功的产品,以此来保持更加灵活的机制,从而避免被平台约束。
马后炮的角度,这种策略算不上成功。不连续的产品不利于品牌形象的塑造,更重要的是会拖累企业运营效率。
举个例子,新能源汽车行业目前普遍的做法是,精简电池类型规格,因为这个零部件最贵,开发周期最长。
理想和蔚来都是这么干的。从理想ONE,到套娃的L家族,理想的电池包始终是同一种尺寸规格。蔚来车型虽多,但是电池包也只有1种规格,2种电芯。
小鹏则完全相反,早期的G3、P7等车型,一款车6-7种电池包类型非常常见。
这么做固然可以保障供应,但这个过程中工程开发、样件采购、验证测试等,都需要大量甚至是重复投入。
有汽车行业分析师甚至认为,复杂的电池包在一定程度上拖累了小鹏的毛利率。
为了规避上述弊端,最大化共享技术及供应链等资源,小鹏汽车将在接下来,几个季度完成产品的平台化。
“目前E平台已经完成,首款车型G9有望成为30万纯电SUV的前三名,F平台和H平台计划将在明年完成?!焙涡∨羲档馈?/p>
“同平台的车型将会非常大比例的共用动力、智能、底盘、电子电器架构以及对应的供应链和生产制造能力等。之后的新品,研发周期会缩短,费用将会大幅减少,并且整车软硬件的质量都会更加稳定?!?/p>
NO.3
[急需XNGP落地]
小鹏汽车最近的好消息,大多来自智能驾驶。
9月17日,小鹏城市NGP在广州全量开放,小鹏P5以行业较低的硬件成本让辅助驾驶率先进城。
10月31日,小鹏G9以零改装量产车的身份,拿到了广州市自动驾驶道路测试资格,在行业属于首次。
很少有人质疑小鹏汽车在智能驾驶上的硬实力。但当交付量出现颓势,质疑小鹏汽车“没有用对力气”的声音也不绝于耳。
比如,现阶段消费者对于智能驾驶的需求并没有那么强烈。再比如,小鹏汽车的智能驾驶虽然领先,但暂时没有到形成竞争壁垒的程度。
不过,看起来这些质疑并没有改变何小鹏的想法。
2017年,他出任董事长兼CEO后的第一件大事就是赴北美筹备智能技术自研团队。
在斯坦福的招聘演讲中,他说:“只做电动车是没有未来的。”
昨晚的财报会上,何小鹏表示:“智能汽车的时代将从2023年下半年开始,而小鹏汽车正加速开发下一代全场景智能辅助驾驶功能(XNGP),计划在明年第三季大规模落地,至少能够支持数十个城市。”
在他看来,XNGP的落地将是智能辅助驾驶真正成为高频且刚需功能的拐点。
理由之一是,目前G9车型订单中,有相当高比例的用户在XNGP尚未OTA的情况下,选择了支持该功能的MAX版本车型。
另外,何小鹏认为XNGP的硬件成本,今后会随着技术的进步和供应链的成熟而持续下降,进而加速该功能向全国用户普及。
而且从明年第一季度起,小鹏汽车将基于全新平台陆续推出三款新车型,都将搭载XNGP功能。
总之,何小鹏笃信XNGP的推出,能够为小鹏汽车带来差异化的竞争优势,带动销量和平均售价的上涨。
而如果把眼光放长远一点,靠软件盈利绝对是何小鹏未来构想中的重要组成部分。
“只有掌握核心技术,最终实现硬件和软件都取得大规模收入的强者,才能最终在长跑中胜出?!焙涡∨粼诓票ɑ嵘咸乇鹎康髁苏庖坏?。
总而言之,XNGP是小鹏汽车手里最重要的一张王牌。按照何小鹏的判断,这张牌将从明年下半年开始,真正发挥威力。
NO.4
[ 写在最后 ]
某种程度上来说,新势力都是在摸着石头过河,挫败、调整都不可避免。一时的销量高低可以客观分析,但并不足以评定一个企业的胜败。
何小鹏在这次财报会上表达了很多期许。包括但不限于:
12月份交付量明显反弹、预计四季度总体交付量在2万辆-2.1万辆之间;G9将成为30万以上SUV前三名;2023年将取得高于行业平均的业绩增长……
受此消息影响,小鹏汽车美股涨超47%,报收10.81美元/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