欧盟新电池法规的挑战与机遇:推动电池修复和再利用战略
Edited By: ForceInstitute
预计到 2030 年,道路上的电动汽车数量将急剧增加,因此电池循环经济正成为一项日益紧迫的挑战。正如德国 "Leadec "公司发布的新白皮书所述,高压电池的修复和二次利用可为克服这一挑战做出重要贡献。
依法减少二氧化碳排放量
新的欧盟电池法规(BATT2)于2023 年 8 月生效,这将增加汽车和电池制造商的压力。从 2024 年起,他们将逐步被迫减少电池的碳足迹。实现这一目标的途径包括通过修复和再利用延长电池的使用寿命,以及在电池生产中使用更多的可回收原材料。
制定修复和再利用战略,修复可大幅降低成本
在已发布的《锂离子电池的修复》白皮书中,Leadec利用自己位于霍耶斯韦达的电池修复中心,说明了存在哪些损坏模式、如何进行修复以及必须满足哪些安全、存储和文档方面的要求。白皮书还阐明了如何制定合适的修复和再利用战略,以及如何通过提高工业化程度使电池修复更加经济。
自 2022 年 9 月起,立达克电池修复中心(BRZ)开始为一家汽车制造商修复电动货车的电池。有问题的电池来自欧洲各地。电池从维修车间取回后,团队最长可在 72 小时内完成收货、故障诊断、维修、线端测试和返程运输等工作。完整的文档可确保每位车主都能取回原装电池。与新电池相比,维修成本可降低 30%至 50%,具体取决于车型。
欧盟新电池法规:挑战与机遇
欧盟新电池法规于2023年8月17日正式生效,该法规要求电池的关键原材料如钴、锂、镍必须来自负责任的开采,并要求电池制造商达到更高的可回收利用率。具体包括:要求电池生产企业提供电池护照,记录电池的制造商、材料成分、碳足迹、供应链等信息;要求电池回收率达到70%,其中钴、锂、镍等关键材料的回收率达到90%;禁止使用有毒有害物质,如汞、镉、铅等。
对中国汽车企业的影响:欧盟新电池法规要求电动汽车动力电池的回收率达到95%,这将对中国汽车企业提出更高的要求。它们需要调整供应链,确保电池的原材料和生产过程符合欧盟的可持续发展要求,否则将失去进入欧洲市场的机会。
对中国锂电企业的影响:欧盟新电池法规要求电池生产企业提供电池护照,记录电池的制造商、材料成分、碳足迹、供应链等信息。这将对中国锂电企业提出挑战,但也为中国锂电企业进入欧洲市场提供了机会。
对锂电回收产业的影响:欧盟新电池法规将促进锂电回收产业的发展。欧盟将投入数十亿欧元用于支持锂电回收,这将为锂电回收企业带来新的投资机会。
总体而言,欧盟新电池法规对中国汽车企业、锂电企业和锂电回收产业都将产生重大影响。中国企业需要积极应对挑战,抓住机遇,推动电池产业的可持续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