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月11日,电池材料生产商德国巴斯夫(BASF)宣布将与石墨烯技术开发商Nanotech Energy合作,为北美客户生产使用回收材料制造的锂离子电池。
这两家公司还将与美国电池技术公司(ABTC)和加拿大TODA先进材料公司合作,为北美消费电子和汽车行业建立一条本地化电池价值链。这是美国首次打造“含美量”较高的锂离子纯电汽车电池电芯闭环系统。
在这个闭环系统中,ABTC将负责回收利用Nanotech Energy收集的电池废料和非标材料,如镍、钴、锰和锂等。然后通过将回收的金属转化为电化学活性材料,这需要两个步骤:前驱体生产和阴极活性材料生产。TODA利用这些材料制造电池前驱体,巴斯夫再将其转化为阴极活性材料。在这个过程中,电池前驱体是成为阴极前最后一步材料,或者是形成阴极的原料。阴极材料是驱动电池性能的关键原材料。最后,Nanotech Energy将利用这些材料制造锂离子电芯。
RECYCLING&UTILIZATION
随着进入新能源时代,最常见的锂电池应用是在手机、平板电脑、笔记本电脑、电动工具和其他科技产品中,最大的锂电池应用是在电动汽车中。但是锂电池中也含有大量的有害物质,如果回收处理不当,将会对环人类生活的环境产生巨大的影响。因此,对于锂电池需要更高效更环保的回收方式,这也是实现新能源产业可持续发展的关键。
我国改进废旧电池回收技术也迫在眉睫,目前我国只是提出了废旧电池直接回收法和回收流程闭环化,但仍然处于使用火法和湿法的阶段,这两种回收方法不仅能耗高、排放高,还会产生大量含酸氨碱的废水,产生的回收产物应用也具有局限性。
此次巴斯夫与其他几家公司打造电池回收利用闭环系统,不仅仅是锂电池市场进步和发展的一个重要里程碑,也为我国新能源产业发展提供了一次借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