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月31日,中消协发布2023年全国消协组织受理投诉情况分析。其中提到,2023年涉及公共充电桩的消费投诉主要有以下几类。
一是充值未使用余额不退款,充电桩运营公司经营异常跑路,消费者预付金额无法退还;
二是人工客服形同虚设。一些小型充电桩运营商客服电话无法接通或打通后长时间无人接听,充电设备报修及时性、服务响应方面消费者体验较差;
三是充电桩信息显示不准确,如App显示充电桩位置、充电状态等信息不准确。四是充电服务费上涨引发消费者不满。
中消协表示,充电桩经营者应当建立完备的信息更新机制,定期对充电设施进行检修,及时发现和修复故障,确保充电设备的正常稳定运行和充电桩实时状态等相关信息的准确无误。
消费者在使用充电桩时,可能会遇到设备故障、安全问题等各种紧急情况,充电桩经营者应提供专门的热线电话,配备具备一定专业知识和良好沟通能力的人工客服,确保消费者沟通投诉渠道畅通,方便消费者快速获得帮助和解决问题。
此外,在新能源汽车服务领域的投诉,呈现攀升态势,新能源汽车配套设施不完善,充电桩安装难,一直成为新能源车主心中的隐痛。充电桩安装要过四大难关。
一是充电桩安装难过小区物业关。一些小区物业以电容量不够、车位不足、无固定车位等为由拒绝为业主安装充电桩出具同意书;
二是充电桩安装难过开发商关。一些新建小区开发商及其关联物业公司为售卖高价充电车位,以消防安全为由拒绝为已购买固定车位的业主出具同意安装充电桩证明;
三是公共充电桩建设数量不足,无法满足新能源汽车消费者充电需求;
四是充电桩运营维护不到位。部分充电桩运营公司缺乏足够的管理和运维能力,消费者充电时遭遇故障桩、无电桩等问题。
来源:国际能源网/充换电网综合报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