园区作为区域经济发展、产业调整升级的空间承载形式,在提供了大量基础设施和公共服务的同时也成为了能源消耗和碳排放的主要源头,是我国实现“双碳”目标的重要切入点和着力点。
特来电深耕充电行业10年,凭借多年来在充电技术、产品以及运营运维能力的积累,打造的企事业园区充电网解决方案,为工业园区、写字楼、学校、医院、机关单位等车辆提供充电解决方案,实现车辆放电、车网需求侧响应、虚拟电厂等衍生服务,助力上万座企事业园区低碳转型。
小功率充电,开辟低碳园区新时代
企事业园区是小功率充电的最佳场景之一。企事业园区主要为办公地,包括商业写字楼、产业园区、工商业园区、教育机构、医疗场所、政府机关等单位驻地。在选择充电设备时,需要充份考虑园区内车辆数量、电力负荷、电源距离、充电专区等因素,在封闭或半封闭园区,多采用小功率设备和功率复用方式。
特来电从场景需求出发,提出了“特惠充”解决方案。设备采用小功率直流充电终端和充电安全管家,辅以部分交流终端,以功率分时共享的理念,根据车辆不同的SOC值,车辆到来的先后顺序,结合实时电价进行智能调度智慧充电,满足单位职工汽车补电需求。
在此基础上,特来电积极响应国家关于双向充放电的车网互动政策,推陈出新研发的“特充放”小功率直流共享充放电机产品,在原有特惠充的基础上进行创新升级,增加了放电功能。实现用电低谷时段轮流充电、高峰时段轮流放电,利用峰谷电价差获得收益,通过经济可靠的充放电产品,把规?;某浞诺绯【氨湮毡橄质怠?/p>
郑州市行政中心北院特充放站,为满足机关公务车辆和干部职工私家车辆充电需求,结合市行政中心北院车位现状,在北院人大楼后建设运营充电桩62个,其中7kW交流单桩46个,20kW充放电小直流12个,还配备了液冷超充4个,可满足62辆新能源车辆同时充电,有效解决了园区内员工及来访人员的充电需求。
新能源微电网,赋能低碳园区新路径
园区的零碳化是实现碳中和的重要战场。微电网作为新型电力系统的重要组成部分,不仅助力企业低碳转型,还通过园区、工商业等场景的应用,为我国能源结构调整和节能减排作出积极贡献。在此背景下,针对企事业园区的多功能综合一体的微电网建设尤为重要。
特来电研发的“充电型微电网”产品——特微网。充分利用停车位上方空间,建设分布式光伏,将微网箱变、光伏雨棚、充电终端多个部分有效合成,通过群充系统电力智能调度,供汽车充电的同时,不与园区常规负荷争抢电力资源,还能满足园区部分用电,大大降低了运营成本。
在此基础上,特来电通过构建“光伏+储能+充电+放电+电池检测”智慧微网新生态,充分调动发电侧、储能和用电侧的资源,通过V2G放电给电网,为实现削峰填谷,进一步协助电网正向调节,提高自发自用就地消纳率,有助于缓解大功率充电对电网的冲击,进一步提高能源综合利用效率。同时,还可以参与调峰辅助服务、需求侧响应等互动业务,助力城市加快构建新型能源体系。
成都天府软件园微电网,通过“光储充放检”的功能,聚合光伏、梯次储能、电动汽车充放电于一体,利用车位顶部空间铺设分布式光伏,实现新能源车充新能源电,并利用配备的储能电池,V2G充放电终端,帮助电网削峰填谷、平稳电力负荷,进一步提高能源综合利用效率,降低整体用电成本。
截至2024年6月底,特来电通过投建、销售等模式累计布局新能源微电网电站约600个,覆盖城市超过140个,微电网正作为一个标准化的体系,形成可复制可推广的经验做法,逐步实现商业闭环运营。
未来,新能源汽车增长将以私家车为主,企事业园区也将成为主流的充电场景,园区的能源发展将迎来更为明确、广阔的前景。特来电将继续发挥自身优势,不断创新,提升技术、产品、运营的竞争力,推动企事业园区充电网的广泛应用,共同构建一个绿色、高效、低碳的智慧能源生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