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月末,巴菲特旗下公司斥资2.3亿美元收购比亚迪10%的股份,在汽车业界引起了不小的波澜。比亚迪股份逆市上涨的强劲表现表明,资源节约和绿色创新正成为行业发展的一个新方向。
然而,比亚迪只是一个侧影,全球汽车业的发展,近年来正进入一个新老动力交替的过渡期。据统计,到明年,国内至少将有10款以上的新能源汽车面世,新能源汽车开始跃升为汽车天幕上的新星。
告别产量为王
新能源汽车逐渐走俏市场,使得汽车行业逐渐告别了产量为王的粗放式发展模式,而资源节约和绿色创新正逐步成为各家厂商争夺市场资源的关键所在。全球汽车技术和服务供应商博世集团董事长菲润巴赫近日向记者表示:"配合中国的可持续发展目标,博世集团以资源节约和能源效益为重点的创新,有着广阔的发展空间。"
据了解,博世在中国的一个投资重点是发展节能、清洁和绿色的驾驶解决方案。集团将在未来三年内向柴油共轨系统投资约2亿欧元。作为该高压直喷技术的倡导者,博世和无锡威孚高科技股份有限公司建立了长期共赢的伙伴关系,并通过合资公司向中国市场供应优质产品。
为配合中国环保目标和日趋严格的排放法规,博世将进一步扩大其在无锡的产能。针对柴油汽车的国家三号排放标准,无锡生产基地的柴油共轨系统产量预计将从去年的10万台增加到2010年的140万台。2009年底,无锡基地的员工数量将在2008年的基础上增加一倍,增至3900名;技术中心也将新增约100名工程师。同时,旨在配合将于2010年实施的国家四号排放标准的新的匹配项目也已启动。
"通过研发和生产的持续本地化,我们将能够系统地降低成本。"菲润巴赫指出,"柴油共轨系统的扩大生产和广泛使用,将有助于减少排放,从而为中国汽车行业的进一步发展作出贡献。"
发展不可"操之过急"
一哄而起必然鱼龙混杂,良莠不齐。为此,国家发改委日前制订《新能源汽车生产准入管理规则》,从今年11月1日开始正式实施。业内人士指出,这将打破目前全国新能源汽车"一窝风"的现状,形成由拥有技术优势的汽车企业领跑的格局。
目前国际上的新能源发展出现三种模式:一是新能源替代传统能源;二是优势能源替代稀缺能源;三是可再生能源替代不可再生能源。目前,以宝马为代表的欧系厂商青睐于氢动力;以通用为首的美系车则将"宝"押在了电动车;日系车则更看重Hy-brid混合动力。
此前业界有评论认为,对于中国乃至世界适合哪条新能源汽车路线,目前仍无法预测,或许多条新能源路线将同时前进。对此,菲润巴赫则表示,新能源汽车的发展路线必须分阶段来看。从近期到2020年,减少二氧化碳的排放和提高能效的最好途径就是改善燃烧系统,而其他技术目前并不成熟。2020年后,新能源汽车将进入混合动力时代,而后进入电动汽车时代。
"适用于汽车的电池的发明,就如同100年前的内燃机系统一样。"在菲润巴赫看来,汽车电池的研发工作有着划时代的意义。此外,菲润巴赫认为,锂离子电池过快投入市场是不安全的,因为电池能源强度较大,如果一旦出现什么问题或事故,这一技术的研发将受影响。因此,博世集团在应用这项技术上将十分谨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