根据世界卫生组织的统计,全球每年约有120万人死于道路交通事故,其中46%为步行者、骑自行车者或者两轮机动车使用者,这一比例在低收入和中等收入国家会更高。
由于市场竞争激烈,多数汽车企业将精力放在车辆的主动和被动安全上,对行人?;せ姑挥械玫阶愎恢厥?。多数先进配置都是为驾驶者和乘员准备,很少提供行人安全?;ぷ爸?。发生交通事故后,汽车制造商不需要承担相应责任,导致企业研发行人?;ぷ爸玫幕越系汀?/p>
中国机械工业联合会执行副会长、中国汽车工程学会理事长张小虞表示,面对迅速到来的汽车社会,汽车的安全性能更显重要。他举例说,在德国汽车企业的研发投资构成中,安全、节能、环保、舒适性的比例分别为4:3:2:1。目前,有的企业把行人也做成假人进行安全测试,提高行人安全,显示出对安全的重视?!跋衷诠掖罅μ岢?a class="keylink" target="_blank">新能源车。实际上,安全是新能源车的进入门槛之一。
同济大学机车学院教授、汽车安全技术研究所所长朱西产表示,现在最新的汽车安全理念是一体化安全概念,传统汽车安全是以主动安全、被动安全为主,而一体化安全概念把整个事故分为A、B、C、D、E五个阶段,分别指危险出现前、危险出现时、碰撞可能发生时、碰撞无法避免时以及碰撞后的补救,传统被动安全主要是在D和E阶段进行介入,A、B阶段主要是主动安全部分,以往则关注较少;未来随着汽车电子技术发展,一系列新的技术有望被引人国内市场。
目前,广本行人?;ぜ际醯脑硎?,在汽车对行人的碰撞过程中,第一个碰撞部位应该是小腿,通过能量吸收结构降低对小腿的伤害,真正导致行人死亡的是头部伤害,在发动机罩和前挡玻璃下支撑这里留了足够的头部缓冲空间。碰撞之后发动机罩是凹下去的,这样设计就是为了缓冲对人的伤害。同时在发动机罩转变等方面都做了很多改进,头撞上去以后马上会弯下去,减少对行人的伤害,通过这些技术可有效降低车辆和行人碰撞时对行人的伤害。
中国汽车技术研究中心碰撞试验研究室总工程师刘玉光曾表示:“我国在全球统一标准(GTR)基础上制定的符合中国国情的行人安全标准已进入审批阶段,预计今年年底颁布?!本萁樯?,行人?;しü娼魑彝萍鲂员曜贾葱?,而非强制执行。
行人保护法规将作为国家推荐性标准执行,而非强制。目前国内多家自主、合资企业已经开始行人保护研究,以尽快改善车辆的相关性能。
据了解,为了保证车辆出口,行人?;しü嬷兴械谋曜冀饕慰既蛐苑ü妫℅TR),并采用国际通用的“打点式”试验方法。这种试验法将主要考察车辆保险杠区域、发动机罩前缘区域、发动机盖和前风挡玻璃对行人的?;ば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