据悉,财政部进一步提高了对新能源汽车的支持力度,确认了中央财政对购置节能与新能源汽车给予补贴的对象和标准。关于个人购买新能源的补贴政策在地方上首先破冰,先是重庆市宣布购买新能源汽车的车主将获得财政补贴,继而上海也提出新能源汽车明年有望免费上牌。业界普遍认为,此次政府财政补贴对汽车业的支持力度超过预期。
据悉,近日,重庆市颁布的《购买新能源汽车财政补贴实施办法及流程(试行)》规定,重庆市个人购买新能源汽车可享受4.29万元的补贴,针对个人补贴的数量为100辆。
《补贴实施办法》对四类补贴对象、补贴数量和补贴标准进行了明确规定,除了规定新能源公务车、新能源出租车及新能源公交车可享受地方财政补贴外,还开创性的明确规定了私人购买新能源车可享受的补贴金额:户口在重庆市的自然人购买新能源汽车,无法享受国家财政补贴的可享受购车补贴,即参照国家对新能源汽车的补贴标准,对纳入重庆市示范运行范畴的ISG中度混合动力汽车给予每辆车3.6万元补贴和一次性路桥费补贴6900元,数量限定为100辆。
但是,尽管目前我国新能源汽车虽然研发取得了很大突破,技术取得了快速进步,但其产业化尚处于起步阶段,发展受到诸多因素的阻碍和制约,面临着不小的挑战。
据相关媒体报道,“汽车蓝皮书”显示,目前国内企业对新能源汽车关键技术的研发力度仍然不够:混合动力整车的核心集成能力、动力系统优化和匹配技术有待进一步提高;动力系统技术平台已被整车企业所接受,但推广工作尚需进一步磨合;电池、电机、燃料电池等零部件的产业化转型正在进行,研发过程中可靠性和耐久性有待进一步提高,系列化和标准化设计应更加关注;基础技术研究仍是制约瓶颈,致使关键部件和材料尚需进口,增加了零部件和整车的成本等。
为加速我国新能源汽车产业化发展,这份“汽车蓝皮书”建议,应尽快明确我国新能源汽车发展的国家战略和技术路线,建立创新合作机制;建立企业间的战略联盟,推动关键零部件、关键技术的突破;尽快建立统一的技术标准,完善检测标准与手段;建立财税金融激励政策体系,促进新能源汽车市场形成;拓宽融资渠道,健全风险投资机制;注意和谐发展,节能与环保并重;强调知识产权?;ふ铰?,既保护自主技术又尊重他人技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