能源困局带来机遇、据国际能源署(IEA)2008年的报告预测,到2030年,全球石油消耗的57%将发生在交通领域。另有数据表明,一辆车年平均耗油约为两吨,每年排出的二氧化碳大约为5000公斤,同时产生其他大量有害气体。
中国目前的汽车保有量刚刚达到5000万辆,人均汽车拥有量仅为世界水平的三分之一,但年耗油量已经接近全国成品油总量的60%。按照目前的增长速度和油耗水平,我国汽车保有量在2020年突破1.5亿辆时,年耗油量将突破2.5亿吨。汽车的排放已成为了气候变化不可承受之重。
如果汽油车和柴油车仍占产业主导地位,而没有革命性的节油环保技术出现,庞大的汽车保有量对中国的能源和环境将带来巨大压力。根据研究机构麦肯锡的报告显示,中国到2030年将需要进口62亿桶石油解决汽车燃油问题,并因此产生占世界乘用车20%的二氧化碳排放。
此时低碳汽车的应运而生,或许能为我们提供解决巨大市场需求与严峻能源环境约束之间矛盾的机会。
研究表明,新型动力技术可以大量削减碳排放。同时,电动汽车在降低油耗和节约成本方面比其他技术更胜一筹。根据国际气候组织提供的研究数据,使用全混合动力的汽车可削减56%的耗油量,电动汽车的削减量则达到了50%~100%;而同一汽车使用改进的压缩天然气、改进的汽油和改进的柴油只能分别削减51%、50%和41%的耗油量。
在成本方面,同目前使用的汽油驱动内燃机数相比,预计到2030年,电动汽车可节约的成本为25800元,其他动力可节约的成本均不到20000元,改进的汽油和柴油只能分别节约15000元和13600元。
显而易见,除了应对短期的金融?;⒄?a class="keylink" target="_blank">新能源汽车尤其是低碳燃料汽车,将是中国和世界汽车市场解决能源?;陀Χ云虮浠谋鼐尽?/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