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事件
正如我们在新能源汽车专题一中所讲,新能源汽车已成为国家战略发展方向,中国在新能源汽车领域的逐步推进并不会因油价处于相对低位、哥本哈根会议未形成约束性方案而发生改变。近期,关于新能源汽车相关补贴出台的传闻渐多,对于新能源汽车补贴政策出台的时间窗口以及补贴的幅度我们不做讨论,我们持续关注政策驱动下新能源汽车产业链中长期的投资机会。
2.我们的分析与判断
HEV产业链
基于低碳经济逐步发展的新能源汽车将带来汽车动力系统的革新,是对传统汽车产业链的延伸,这必定带来汽车产业的技术革命。"新能源汽车"经过2009年市场的热议,其发展的必要性和发展路径逐步明晰,市场对新能源汽车的投资势必将趋于理性。在众多整车厂商一哄而上的新能源汽车产品中,在名目繁多的核心零部件产品中,究竟谁会"真金不怕火炼"取得货真价实的业绩,分得新能源产业中最大的一块蛋糕?这需要我们对新能源汽车产业链进行重新的认识和理解。
通过混合动力整个产业链上中下游的梳理,除部分稀缺上游电池材料外,电池???、电机与控制??椤⒄悼刂颇?槭遣盗吹娜蠛诵摹?/p>
镍氢电池产业链:电池组和管理系统附加值高,但国内企业优势不足
目前国内逐步推进的"十城千辆"计划,成为新能源汽车相关企业第一笔订单。如依据12月9日国务院常务会议指出的将"十城千辆"由13个城市推广至20个城市,我们预计国内镍氢电池企业的市场空间约20个城市,每座城市推出1200-1500辆新能源汽车,总的销量大约在2.4-3万辆。如果匹配镍氢电池的占比为50%,其余为锂电、替代燃料以及超级电容,则镍氢电池的容量约为12000-15000套左右。如果考虑到目前国内采购美国伊顿等混合动力总成的客车厂较多,我们假设国产、进口各占一半,那么国内镍氢电池企业的市场空间应为6000-7500套左右。因此,在磷酸铁锂电池尚未大规模量产之前,国产镍氢电池仍有较大市场空间。
从镍氢电池整条产业链上来看,越往电池组和电池管理系统方向附加值越高。动力电池是从单体电池(cell)开始,再集合成电池模块(module),然后再串、并联成电池组(pack)安装到汽车上,单个电池、各个电池模块及整个电池组的充、放电曲线要完全一致。而控制电池稳定性和品质一致性的主要技术目前仍掌握在日本松下和丰田的合资公司PEVE等国际巨头手中,国内企业仍难以涉足。目前国内镍氢电池企业主要还集中在泡沫镍、贮氢粉等电池材料的提供上,少数电池厂商也只能做到单体电池层面,整体尚集中在低附加值阶段。
电机:相对成本低,电机及控制系统一体化方案是关键
我国是电机产业大国,交流异步、永磁、开关磁阻在国内新能源汽车上均有应用。在技术路线上较为明确,永磁电机由于体积小、效率高,是未来新能源汽车发展的方向。由于电机与电池等相比成本相对不高,进入壁垒相对低,也是部分整车厂率先进入的零部件系统。
3.投资建议
在电池、电机、整车三块中,相对上游、掌握一定核心技术的公司将会受益于新能源汽车的带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