毫无疑问,各地充电站项目的纷纷上马与新能源汽车产业的诱人前景不可分割。
在2009年3月20日出台的《汽车产业调整振兴规划》提出,在今后三年内,改造现有生产能力,形成50万辆纯电动、充电式混合动力和普通型混合动力等新能源汽车产能,新能源汽车销量占乘用车销售总量的5%左右。
与此同时,各地政府部门也纷纷行动起来,上海、深圳、武汉、唐山等地方政府纷纷在新能源汽车方面确立主攻方向,在打造当地的新能源汽车产业上抢占先机。据不完全统计,截至目前,已有近百家国内外企业投入研发生产电动车。
而比亚迪E6、长安奔奔MINI、奇瑞S18、吉利熊猫、众泰2008EV等自主电动车自去年以来相继下线。2010年,新能源车或将进入全面“触电”时代。同时,国家有关新能源车的利好政策也将在近期推出,个人购买电动车将有望得到6万元左右的补贴。
这一切都表明,电动汽车产业化的条件已日趋成熟,产业链酝酿的巨大商机也将同时浮出水面。而电动车充电站作为电动车的基础设施,其潜在价值必然在电动车市场启动之前爆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