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能源汽车的风儿在中国大地扯得正紧,斜眼儿觉得好像政府的政策呀资金呀全把劲头使在支持新能源动力总成上,车企也是咬牙瞪眼攥拳头,憋着要屙出一坨新能源的黄金粑粑来!只恐怕呀,平日里吃糠咽菜的,卡路里好像不够。
斜眼儿想说的是什么呢?
新能源汽车的研发是一个系统工程,不要仅仅把动力总成当重点,凡是围绕车辆电动化、电子化、轻量化的方方面面都是重点。那《汽车产业调整和振兴规划》甚至《汽车产业技术进步和技术改造项目及产品目录》什么都提了,就是没见“轻量化”三个字。
“轻量化”是什么?汽车的轻量化,就是在保证汽车的强度和安全性能的前提下,尽可能地降低汽车的整备质量,从而提高汽车的动力性,减少燃料消耗,降低排气污染。实验证明,汽车质量降低一半,燃料消耗也会降低将近一半。
“轻量化”怎么办?先把缩小汽车的尺寸放在一边,解决的办法就是采用轻质材料和改善零部件的结构。
日本的零部件制造商捷太格特,抓住因汽车电动化而新增的部件需求,有许多创新,其中一项是:通过将安装轮毂螺栓的法兰盘改为十字形状,去掉了多余的部分,凭借实现新结构的密封件降低了摩擦。与原来相比,重量减轻2成,摩擦阻力降低了3成。这个产品已预定在不远的将来实施量产。其自称为汽车的小型化及低燃耗做出贡献。
对于汽车技术,斜眼儿是外行加棒槌,以斜眼儿的目光和思维所及,这个法兰盘算是改善零部件结构,有利于汽车轻量化的典型。
据说全国有汽车零部件制造企业15000多家(要是把跟汽车沾边的都算上,应该还不止此数),数量多、规模小、集中度低、开发能力差是对中国零部件行业的一致评价。
我看像法兰盘这样的结构改造似乎不难,咱也是一个出过鲁班爷、诸葛亮的国度,关键是否去想、去干。
要促使大家想、大家干,政府就得有个鼓励政策,那么多的零部件厂家,出不了鲁班爷,多出几个倪志福也是好的啊。
光一个“十城千辆”不行,产业政策是一套活儿,别偏废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