两会期间,工信部副部长苗圩公开表示,私人购买新能源汽车的补贴方案将在本月内公布。私人购买新能源汽车补贴方案将根据车辆节油多少来确定。个人主要限定在购买新能源轿车,最高补贴大概5万至6万,最少可能只补不到1万元。
目前最让人担心的是,无论是一些地方政府,还是被“重点培养”的新能源企业,对脚下正走的新能源发展之路多少都揣着“骑驴看唱本”的心态。偏重制造性,忽视技术研发,缺乏核心竞争力、重复建设性的产能大批上马,其必然结果就是产能过剩。而如今,产能过剩的阴影依旧挡不住各地的投资冲动。而新能源汽车相关政策标准的缺失与新能源配套设施的不完善,对政府推进新能源汽车产业发展阻碍不小。
调查显示,77%的消费者表示不会在近两年内购买新能源汽车。很多消费者在接受调查时表示,新能源车的技术还不成熟,但是目前的新能源车价格却很高,对于普通的消费者来说,还不如买一部普通的用油小车。
新东联汽车贸易市场陈小锋认为,新能源汽车,目前市面上指的是电气与油混合的车,这种车身价比较高,这是消费者不能接受的原因。就拿丰田生产的普锐斯来说吧,这一款新能源车高达30万元,据说政府补贴5万元,但就算这样,消费者也接受不了。另一方面,无论是加气或是加电,都不是很方便,新能源汽车配套设施还有待完善。
而作为经销商来讲经营新能源车当前有几个困惑:一是因新能源车价格普遍比常规燃油车价格高一倍,国家补贴部分政策还不明朗,程序还不完善,管控机制相对欠缺。二是新能源车的售后服务标准难以确定,充电站等的建设欠缺,标准难以确定。新能源车是车市的一个发展趋势,但当前来看还相对理论化。三是,新能源汽车一旦出售,应该遵循什么样的交通法规,还是和现行交法保持一致?
清华大学汽车研究所所长陈全世表示,技术成熟与成本控制是新能源汽车产业化的两个难点,也是国家出台扶持政策的出发点。在政策扶持方面,现已出台的在100亿元中安排专项资金支持新能源汽车技术研发,“十城千辆”示范运行,新能源汽车购买给予补贴等政策,自下而上启动市场,路径准确鲜明,对于该产业是重大利好,但关键还要看能否最终落实。
国家信息中心信息开发部主任徐长明表示,现阶段我国在新能源汽车研发和制造上还有很多问题需要解决,混合动力技术、电池技术与国外企业比较,还存在一定的差距,关键还是依赖技术、成本及公用设施问题的解决。目前,政府对新能源汽车的补贴还只是“示范工程”,今后很长的一段时间,政府应该在推广新能源汽车方面起到示范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