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久前,国务院召开会议,审议并原则通过《国务院关于加快培育和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的决定》,节能环保、新一代信息技术、生物、高端装备制造、新能源、新材料和新能源汽车7个产业将被重点培育并加快推进。这些新兴产业与化工密切相关,未来有望逐渐成为拉动经济增长的新引擎。
发展新能源汽车战略性新兴产业,势必带动电池技术和轻量化技术升华。助力新能源汽车业打造一颗强劲的“心脏”,让它的动力更强劲更持久,是相关化工企业的机遇,更是责任。
燃料电池打破质子交换膜瓶颈
燃料电池是目前很多专家认准的方向,不少国际巨头也在该领域发力。由于启动快速、负载响应快,质子交换膜燃料电池成为了燃料电池技术的代表,其核心就是那一张膜。
性能优异的原材料产业化是燃料电池产业化的关键。质子交换膜生产技术一直为美国和日本所垄断,国内企业多采用美国杜邦公司产品??蒲腥嗽毕M芯砍鲈銮?、自增湿、在中温120℃左右工作的复合质子交换膜。
今年以来喜讯频传,山东东岳集团自主研发的燃料电池膜实现国产化,打破了国外垄断,同时其年产500吨的燃料电池磺酸树脂离子膜生产装置建成投产;武汉理工大学承担的质子交换膜研究开发课题取得突破性进展,采用独特制备工艺与树脂末端修饰技术,使复合膜气体渗透性大大降低,质子传导率和耐久性明显提高。
此外,碳载铂催化剂的产业化问题也急需解决。该催化剂在电极中分为加快阳极燃料氢氧化和加快阴极氧化剂氧气还原两类催化剂。国内许多单位都在研发碳载铂及非铂催化剂,并在产业化方面取得进展,但离国外先进水平尚有一定差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