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能源这个话题已经从上世纪九十年代就开始逐步被炒热,尤其是随着能源供应的波动性和环保低碳推行,传统内燃机车辆的市场份额正受到环保新能源车的挤占。今天在很大程度上新能源车还无法与传统内燃机相抗衡,但是未来是光明的。我国的自主汽车企业也都纷纷投入到新能源车的研发当中,其中一汽集团作为我国最大的汽车集团,他的新能源发展路线和技术方向将会具有很大的示范作用。下面我们就来完整的看一下,一汽奔腾新能源车的发展方向和未来前景。
混动技术来源丰田
在2008年之初,以一汽奔腾为原型的HEV混合动力车。在发动机、变速器等核心部件与混合动力核心技术的自主研发上,力求实现不看别人脸色。最大特点在于采用适当的燃料转换装置(如内燃机)、储能装置和电动机作为混合动力源,在一整套严密的控制策略的控制下,使燃料转换装置、储能装置和电机在驱动工况下尽可能工作在高效率、低排放区域,从而大大改善汽车性能,降低油耗,减少污染。
其中奔腾B70混动版便是借助普锐斯的现有技术,可见一汽发展混合动力很大程度上都是要依仗丰田的技术支持。B70HEV装备自主研发的汽油发动机、自主开发的机械式自动变速器(AMT)、永磁同步电机、镍氢动力电池组等。其中镍氢电池对于稀土资源丰富的我国,在早期的技术研发和资源领域都具有着一定的优势,但是随着锂电池技术的不断成熟,镍氢电池慢慢的失去了明显的优势。在后来2010年第二十五届世界电动车、混合动力车和燃料电池车大会暨展览会上,一汽集团再次展示了旗下的奔腾B70HEV。
受技术和成本壁垒制约
在随后的上海世博会上,奔腾氢燃料电池车承担了上海世博会服务的工作,只能在世博会期间在指定区域运行。而新车最终量产恐怕还需要时间,除了加氢站问题之外,成本问题也是需要面对的。据了解,以奔腾B70为例普通版车型,在加了氢动力系统后单车车本高达上百万。看来奔腾氢燃料电池车在短期内量产的可能性也不大,成本因素是首要的障碍。其中服务世博会的电动技术来源于上海神力科技公司,采用了当时第四代的燃料电池技术??杉黄诺淖灾餮蟹⑹盗故怯写岣?,无法摆脱技术壁垒的束缚。
2009年2月,一汽集团宣布已重新制定新能源战略,到2012年,生产混合动力客车和轿车的基地将建成,当年的目标是生产混合动力轿车1600辆。根据重新编制的新能源战略,一汽已明确了不同平台的技术路线与开发计划。在自主品牌轿车的新能源技术研发方面,一汽重点放在混合动力技术、插入式充电技术和纯电动技术的研发上。并开始首先在长春地区通过政府采购的方式,将混合动力汽车、电动汽车和燃料电池汽车实际应用检验。目前,一条专门的新能源汽车生产线,设备安装调试都已接近尾声,即将具备量产能力。一汽集团已研发出奔腾B70插电式混合动力车、奔腾B50插电式混合动力车、奔腾B50纯电动车。
总结:通过上述对于一汽集团新能源车发展历程的总结,我们不难看出我国自主汽车企业都是首先借助国外汽车企业的成熟技术,再逐步开始自主研究和技术开发。在研发的过程中选择了不同的发展方向,而奔腾主要选择了成本很高的纯电动车,为其今后的发展设置了较高的门槛。这里所说的门槛,不仅仅是技术层面的难度,而且还包括高昂的整车制造成本使其在推向市场后极有可能出现的冷场局面。同时还要考虑并解决目前新能源车在安全、充电、电池环保处理,续航里程等等方面的问题。漫漫坎坷路,让我们继续关注自主新能源的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