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上海车展进行的如火如荼之时,“2011世界汽车组织中国论坛”也如期举行。在本届论坛上,新能源汽车成为参会各方热议的焦点,这也正契合了论坛的主题:“低碳时期的世界汽车工业”。来自国内外的汽车界领袖一致认为,研发推广新能源车,是解开汽车行业能源消耗、环境污染困局的必由之路。
根据世界汽车组织统计,如果将全球汽车工业看成一个国家,它将是世界第六大经济体。然而,由此产生的能源消耗以及环境污染问题,也使汽车工业备受诟病。
中国汽车工业协会常务副会长兼秘书长董扬说:“汽车行业有一句名言,汽车是改变世界的机器。汽车在改变现代社会给人类带来巨大财富和便利的同时,也消耗了大量的资源和能源,还造成环境的污染和交通的拥堵,排放出人类活动所产生二氧化碳的16%,因此汽车产业也是遭到最多非议和批评的产业?!?br />
2010年,全球汽车产量比前年新增1600万辆,创历史新高,其中900万辆来自亚洲。
世界汽车组织主席、法国汽车工业协会会长Patrick Blain说:“美国主导了世界汽车行业近半个世纪,然后是欧洲,接着又是亚洲。亚洲在全球汽车总产量中所占的份额越来越大了,大概占到50%,而中国则是亚洲国家最重要的市场?!?br />
各种预测表明,到2015年我国汽车保有量将超过1.5亿辆,到2020年更是达到3亿辆。随着汽车保有量的快速增长,道路交通燃料量也将快速增加。让我们不得不面对能源供给、空气污染、气候变化等一系列严峻挑战。大众中国有限公司执行副总裁张绥新指出,研发推广新能源车,对中国来说不仅有效而且可行。
张绥新说:“电动汽车推广使用以后,不仅意味着技术的改变,而且对人们的出行习惯、消费习惯、消费行为都会带来一些深刻的变化。我们感觉到在中国这样的新兴市场里面,消费者比较容易接受这种新的理念?!?
上海汽车工业集团总公司总裁陈虹预测,未来10年全球新能源车的市场增速会快于传统汽车。到2020年全球新能源车营销量将在1300万辆左右,占当年汽车总销量的13%。推广电动车符合中国国情。
陈虹说:“中国现在80%以上的乘用车是在城市,这些车70%以上的使用又都在市区,每天的行驶里程大概就在50公里左右。所以相对来讲,电动车可以对中国消费者的覆盖度是相当高的。”
清华大学教授、汽车安全与节能国家重点实验室主任欧阳明高认为,中国的汽车业发展应当以“三纵三横”为技术体系,坚持燃料汽车、混合动力汽车、纯电动车并行发展,同时着重于研发它们的共性关键核心技术,即电池、电机、电控三大技术。就纯电动车而言,小型化、甚至微型化是未来发展的趋势。
欧阳明高说:“由我们小排量发展小型电动车,也由我们的电动自行车等轻型电动车升级、发展微型电动车,是非常好的发展路线。对燃料电池车来讲,我想可能是要通过平台化来实现能源的多元化,依托已有的技术进行集成,逐步的从现有的油电混合发展到氢电混合、燃料电池混合,这是一个基本的路线?!?